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入世五年 国际电信企业悄然融入中国电信运营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冯晓芳)今年6月,韩国SK电讯认购了联通红筹公司发行的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收购了联通旗下上市公司10%左右的股权。这是2006年外资入股中国基础电信运营的一件大事。

    “对在本国只拥有2300万左右用户的韩国SK电讯来讲,入股1.3亿用户规模的中国联通,无疑是靠在了一棵大树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如此评价。

    曾剑秋说,有中国宏观经济氛围、产业政策支持以及用户对电信消费的旺盛环境,对因费尽心思而略显疲惫之态的大多数国际电信企业而言,中国基础电信运营的开放则是一场诱人的“盛宴”。

    因此,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受到关注最多的就是限制性地允许外资在基础电信运营领域持股。

    如今,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四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全部实现海内外上市,募集海外资金约300亿美元,上市公司外资比例占20%左右。

    国际电信企业也加大了进入中国步伐。在沃达丰入股中国移动、西班牙电信入股中国网通后,韩国SK电讯已经入股中国联通。据了解,国际电信企业一直在频频接触中国电信,希望成为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投资者。

    一方面是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一方面是期盼“双赢”,中国电信运营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

    毋庸置疑,外资进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理念,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连续几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在2006年8月10日,中国移动市值更是高达1325.8亿美元,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服务,是中国电信运营业开放中最应注重的方面。韩国SK电讯近5年内进行20多次兼并重组事件,其经营中资本运作成分较大,能否给中国联通带来CDMA的先进运营经验,还待进一步了解。而且,中国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条件,而在这方面,中国基础电信运营业做得远远不够。”曾剑秋说。

    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说,我们鼓励电信企业利用入世后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有利条件,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战略结构调整,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一展身手,与国外企业一争高低。

    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我国信息产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为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联手“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曾剑秋说,随着以电信法出台为代表的电信法制环境逐渐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3G)运营牌照发放等不确定因素逐渐明朗,相信会有更多国际电信企业融入中国电信运营。“引进来”和“走出去”将上升到新的层面。

 
 
 相关链接
· 奚国华在湖北调研时强调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的观念
· 北京奥运技术亮相电信展
· 2006年世界电信展——一次感受亚洲活力的盛会
· 世界电信展上的“中国风”
· 2006年世界电信展在香港开展
· 信息产业部长王旭东:中国没有考虑重组电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