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石家庄:连续实施民心工程 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8日   来源:经济日报

    这几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市容环境实现了根本改善,今年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这座城市的社会环境让百姓放心,通过连续实施民心工程,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两个优化增添发展后劲

    石家庄是我国年轻的省会城市。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极为关键。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定了“两个优化”的发展思路。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确定了“1+4”环省会城市群的城市发展规划;二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确定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纺织服装基地的五大基地发展规划。这“两个优化”,前者解决了石家庄中心城市由于载荷过高造成的种种弊端,通过“一主”带“四卫”的发展格局,对城市功能的准确划分,使城市布局逐步走向完善合理。后者则解决了石家庄主导产业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拳头的问题,通过整合有效资源,对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形成主导产业的绝对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通过“两个优化”,石家庄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率5年间上升7.8个百分点,达到42.8%。而“五大产业”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市工业的19%、13.87%、13%、11%和3.24%。其中生物制药业发展尤其迅速。科研开发和加工生产与世界发展同步,2005年销售额达到366.25亿元,比2000年增加205.92亿元,实现利税39.86亿元,比2000年增加22.06亿元,今年有7个项目竣工投产。“十一五”期间,石家庄五大基地将增加销售收入2000亿元、增加利税330亿元,使石家庄的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项措施换回碧水蓝天

    从2001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开始在全国检测公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当年石家庄城市空气质量2级以上天数为95天,大气污染指数居47个重点城市末位。

    严峻的现实使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感到了巨大压力。他们对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后,设计出了标本兼治的六项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这当中包括使用“1+4”组团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减少中心城市载荷;减少车辆堵塞造成的污染物排放;实施城市工业企业分散外迁,城市居民集中供热体系,降低大气污染;实施民心河、叉河改造工程,引水入市;建设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水景长廊,增加城市绿化指数;实施循环经济,推广垃圾发电,做到变废为宝等一系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综合性工程措施,力争实现市容环境根本好转。5年中,石家庄先后投入160亿元,建设城市高速外环,维修整治510条街巷道路,对1780家污染企业实施了整体搬迁或改造升级,对271家重污染企业进行了取缔,对3500余台冒黑烟的燃煤锅炉进行了拆除,对城市垃圾进行了再生利用……

    通过综合治理,整个城市污染指数下降了60.2%,废物利用收入达到30亿元。2003年石家庄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181天,2004年则达到了280天,2005年又达到了283天,今年1—11月,二级以上天数已经达到267天。

    十项工程促进和谐稳定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开展十项民心工程,着力解决生产、生活、居住、交通、就医、入学、社保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确保社会治安环境为重中之重。石家庄围绕“平安省会”建设制定并实施了城市、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三个“18条”,有效打击了黑恶势力和违法行为,促进了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证百姓安居乐业是基本要求。石家庄市5年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42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5平方米提高到26平方米。5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4.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15.5万人,基本做到了城市下岗职工如果对岗位不挑不拣,均可重新上岗。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达到10040元。

    石家庄把以城带乡,扶持三农作为实现区域整体小康的工作重点。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总投资7.74亿元,完成了777个村的通村水泥公路建设,使100余万群众获得了交通便利;全市5年中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893个,使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进一步缩小。

    石家庄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2003年以来,全市各方筹集资金15亿元,全面开展了以街巷硬化、村庄绿化、庭园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已经硬化村巷4595条,种植1488万株树木,改厕建沼气池21万座,建乡村文化广场947个,使265个贫困村和28万群众脱了贫。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经济一直落后于全市其他地区。市委、市政府把山区开发作为促进山区人民稳定脱贫的战略举措,市里每年拿出1亿元贴息贷款,引导农民进行山区开发,4年时间,共开发片麻岩条田140万亩,栽种了石榴、核桃、板栗等优质果树3000多万株,利用酸枣嫁接大枣1.1亿多株。 (雷汉发 李东顺)

 
 
 相关链接
· 石家庄阳光网络计划志愿者助20多名青少年戒网瘾
· 石家庄98家建筑企业将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金
· 石家庄市多种举措解决冬令期间灾民的生活难题
· 石家庄市建立3级融雪清雪预警机制
· 石家庄:四部门将联查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 石家庄市总工会:启动手机短信平台援助困难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