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刘菊花 岳瑞芳)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全国一批科研院所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政府有关部门共20余家单位历经一年完成的《2006—2007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1日在京发布。《报告》提出,我国发展总部经济应着重解决三大问题。
《报告》以“总部经济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为主题,在考察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主要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青岛等一批中心城市以发展总部经济为动力,推进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探索了转型过程中的一般内在规律。
《报告》着重提出,我国发展总部经济应着重解决三大问题。
一是解决尊重市场规律与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的矛盾。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企业自主选择总部空间布局的意愿的同时,要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为企业总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正确认识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与培育本土企业总部之间的关系。在优化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的同时,要注重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
三是解决完善硬环境与优化软环境的矛盾。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不仅要重视硬环境建设,如加快建设各种高级商务楼,规划各种类型的总部聚集区等,更要注重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建立健全与总部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吸引和培育大量高素质人才,努力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实现总部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