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陕西:85万农民告别饮水难 建成饮水工程1700多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2日   来源:人民日报

宜站则站 宜井则井 宜窖则窖 陕西今年八十五万农民告别饮水难

    隆冬时节,陕西省淳化县方里塬白雪皑皑,当地不久前投入使用的水站,通过管道将自来水送到了附近13个村的农户家中,过去遇到下雪天难以出门担水的村民,如今用上了方便安全的自来水。继“十五”期间全省建成饮水改水工程9100多项、解决365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之后,今年陕西又有85万农民告别饮水难。

    “九五”和“十五”期间,陕西农村饮水条件和农民卫生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在高氟水、苦咸水和取水困难的地区,能不能喝上既方便又安全的水,仍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今年以来,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袁纯清多次到缺水地区调研,要求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切入点。省委、省政府决定提前解决饮水特别困难的296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计划5年整合筹集资金10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省里成立了农村饮水工程总指挥部,全省9个市(区)、52个县(区)成立了农村饮水工程指挥部,目前已完成投资4.4亿元,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700多处。

    针对各区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现状,陕西制定了“宜站则站、宜井则井、宜窖则窖”的工程实施原则。在人口居住分散的陕北白于山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等地,主要通过打水窖收集雨水解决饮水困难;在人口居住密集、水源可靠的关中等地,大力发展联村、联乡区域建设集中供水站,实行集中供水;在氟危害严重的地区,寻找合格水源,建设骨干供水工程,集中连片解决水质不达标问题,并提高自来水入户率。

    陕西省水利厅供水处处长杜小洲介绍,饮水条件的改善,使农村群众减轻了找水、担水、买水负担,节省了劳动力。统计表明:饮水工程建成的地区,户均年可节省50个以上挑水工日,其中40%以上用于外出务工,80%以上的农户因此增加了收入。“十五”期间,农村饮水工程每年增加农民收入8亿元。(记者王科 刘鑫焱)

 
 
 相关链接
· 我国“十一五”将解决一亿农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 北京市启动农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
· 湖北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筹39亿元解决农民饮水难
· 陕西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45万农村人口摆脱饮水难
· 河南再调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 受益农民数量大增
· 多种形式并举 北京市30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