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省:“制度引力”促使大批城市人才涌向农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2月24日电(记者杨玉华)刘友才的案头摆着一封特殊来信,这是前几日大包干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们特地送来的,上面摁着红手印要求省委组织部把选派该村的书记沈浩延长任期。

    作为安徽省委组织部农村处处长,刘友才从2001年开始直接参与安徽选派干部工作,至今已经分三批送走12000名来自省、市、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党员下派干部。通过选派干部任职和其他相关制度政策激励,一批批农村最紧缺的管理人才和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纷纷流向田间村头,初步构建出安徽“以城带乡”的人才支持机制。

    当年的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告诉记者,现在农村最缺的是三样:政策指导、发展新思路还有资金,而选派干部恰恰弥补了这“三缺”,对农村建设“非常必要”。这位见证了农村变革的老人和小岗其他村民一样,在请求信里摁下了红手印,他激动地说:“农村最需要有思路能干事的带头人,如果沈书记留下来,我们干群一心,解放思想,就能把小岗再往前推一步!”

    记者了解到,选派干部农村任职是安徽省委组织部加强农村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创造性举动。从2001年7月首批3000名选派干部进村到岗起,至2006年11月,已经累计派出1.2万名干部前往农村任职。

    除了吸引优秀管理人才下乡外,安徽还制定了其他制度,鼓励各种农村最紧缺的专业人才进村。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万多名城镇骨干教师下乡任教。卫生部门也出台措施,每年招募700名高校毕业生下乡支教、支医、扶贫,给予每人每年省级财政的“特别补贴”7400元,并且由省财政负担、指定保险公司为其办理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安徽各级、各部门纷纷加入支农补农的“大合唱”,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软补”新机制。

 
 
 相关链接
· 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六成多农民
· 安徽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获银监会批准开始筹建
· 安徽:千村百镇示范带动 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
· 安徽省2007年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
· 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收费今后一律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