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调查表明:"区域经济"正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2月27日电(记者陈雅妮)“区域经济”正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近日,新华社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分别对沿海、中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和境外人士进行了一次问卷和网上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长三角及其他区域经济的“关注”和“十分关注”达到96.84%。

   在百度上检索“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搜索到的相关网页依次为1310万个、594万个、275万个、105万个和89万个。这充分表明人们对区域经济的关注正在升温,而目前人们最关注的区域是珠三角和长三角。

   在对长三角“有何了解”和“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中,回答“比较了解”的占81.25%,“一般了解”的占17.7%,“不了解”的仅占1.04%。调查表明,公众对长三角经济门类的关注度依次是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制造业;对长三角社会问题的关注依次是生态问题、贫富差距、干部作风、分配不公、农民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但近50%接受问卷的人士认为现有的资讯还不足以及时、全面地把握长三角发展的各种动态。

   调查还表明,公众比较关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区域的改革发展、城市群建设、经济一体化等情况。

   在征询“长三角和珠三角各自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两者是竞争关系还是互补关系”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两个三角洲之间已呈现出错位竞争、差别化竞争的态势,两个发展最快的地区良性竞争能使中国经济更有活力。

   在征询长三角经济和政治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领先和突破时,回答依次是技术创新、消除贫困、政府职能转变、政治民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市场化机制。

   中西部地区的受访者在回答长三角有可能向中西部输出什么时,多数人认为首先是技术和资金输出,其次是人才和产业输出。同时,希望转移高附加值、能使西部尽快致富的产业,担心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淘汰落后的设备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长三角地区是外籍和港台澳人士聚集的地区,根据对外电的搜索和部分回收的问卷,外国人的关注点主要是“长三角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定位”“长三角招商引资政策的新变化”“长三角劳动力市场供给和价格变化趋势”“长三角生产资料要素市场供给和价格变动趋势”“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长三角外资企业数量和结构变化”“长三角房地产市场走势”“长三角航运和物流业整合形势”,“台商在长三角工作生活状况”“长三角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趋势”“长三角本土企业与外资公司竞争态势”等等。

 
 
 相关链接
·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专家指出:中国仍须积极参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
· 中国不断出台重大举措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
· 天津代表团赴山东学习落实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天津与辽宁和大连共商合作发展大计促进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