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张旭、周宁)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陈建领副研究员28日在2007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上说,调查显示首都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出现“老龄化”趋势。
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自去年开始对首都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经研究发现,在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高技能人才队伍却出现了“老龄化”趋势。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4%,而企业需求是14%,相差10个百分点。据此推算,仅首都地区高技能人才缺口就达14.7万人。数据同时显示,目前首都地区近一半的高技能人才年龄在45岁以上,年龄老化现象较为明显。
陈建领认为,薪酬水平低、薪酬结构不合理,社会地位低、缺乏职业认同感,培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以及体制间流动意愿低、引进存在障碍,高技能人才评价不及时、使用不到位、缺少职业晋升通道和管理体制不完善、工作机制不健全这六大因素导致出现以上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不同技术等级的高技能人才收入差距没有拉开,国有企业内技师和高级技师之间的平均月工资差距仅为470元左右,有的企业甚至仅相差10元。因此很难对高技能人才产生足够的激励作用,也很难调动技能人才主动提升能力的积极性。
陈建领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以提升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突破口,重新树立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进而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创新培养模式为途径,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以加强高技能人才技术交流为手段,加快技能传播速度;以健全人才评价体系为支撑,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以搭建高技能人才基础信息平台为载体,及时掌握相关需求信息;以加大高技能人才宣传为武器,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