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元旦佳节 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拉开入户调查帷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02日   来源:经济日报

    一场雪,使京郊大地处处银装素裹。元旦这一天,覆盖全国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拉开了入户调查的帷幕。

    上午9点,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的普查员焦胜利敲开了村民刘永国的家门,焦胜利身穿印有“农业普查”字样的服装,挂着“普查员”证件,刘永国和家人则按照事先的约定,早已等候在家中,做好了接受调查的准备。经过简短的寒暄,焦胜利熟练地打开文件夹,摆好“住户普查表”,一次入户调查正式开始。

    焦胜利首先根据前期准备的“住户摸底表”,迅速填好了刘永国一家的成员、户籍等基本情况,然后根据“住户普查表”的内容逐项询问。刘永国在旁一一作答,他的老伴陈尚芬和女儿不时补充几句。只用了短短十几分钟,“住户调查表——住户基本情况”中罗列的70项内容就已全部完成。

    焦胜利一边填表一边告诉记者,此次农业普查的《住户调查表》包括“户1”、“户2”、“户3”三张问卷,“户1”为住户基本情况、“户2”为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户3”为集体户人口情况。刘永国一家已经没有耕地,都不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就不需要调查,集体户人口情况主要针对外来租住人员或企业务工人员,所以他们家只需进行“户1”问卷的调查即可。

    不过焦胜利还说,除了这些以外,北京市还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住户补充表》,以借这一规模庞大的普查进行一些相关的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出租房屋、是否自主经营非农业生产、秸秆的处理方式等情况。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问答,焦胜利手中的普查表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填写好了。他所进行的第一次入户调查圆满完成。户主刘永国告诉记者,通过前期的宣传他知道,农业普查的目的是摸清农业、农民的基本情况,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更多政策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所以对调查很欢迎,也会积极配合。

    焦胜利向记者透露,他其实是毕业后分配在河南村的“大学生村官”,此次农业普查被选为普查员,同时还担任指导员职责,指导其他普查员工作。河南村是一个拥有固定住户4000多人、外来人口5000多人的大村,为了圆满完成农业普查,他们安排了4名指导员和近70名普查员分片调查。入户调查需要在10天左右完成,然后将调查表交到镇里进行初步审核,不合规范的将进行修正,再汇总到市农业普查办公室,最后汇总到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由国家统计局进行最后的统计分析。

    记者在采访顺义区统计局局长段朝明时了解到,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与十年前的第一次相比,这次普查覆盖面大,调查项目多。调查对象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单位、农村住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普查表包括《农业土地利用普查表》、《住户类普查表》、《非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普查表》、《农业服务业经营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和《乡镇普查表》等六种格式,调查内容1000多项。他还说,此次调查不仅是农业普查,甚至农村的资源、环境、能源等等都包括在内,将全面反映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正是由于此次普查的复杂性,农业普查前期的准备工作早在2006年初已经开始,经过前期的准备阶段和试点调查,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北京市农业普查办公室为了提高效率,已经在2006年12月开始了摸底调查,初步了解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一做法能够使正式入户调查的时间缩短一半,大大提高了入户普查的效率。

    与记者握别之后,焦胜利将奔向下一个调查对象家里,10天之内,他要完成60多户对象的调查。而在仁和镇、顺义区、北京市乃至全国,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度元旦佳节的时候,成千上万名普查员正奔走在全国各个村镇。冬日的严寒挡不住他们参与普查的热情,他们的每一次入户调查终将汇集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的海洋,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我国“三农”的全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薛志伟)

 
 
 相关链接
· 人民日报:依法开展农业普查 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 广西农业普查工作准备就绪 入户登记即将开始
· 宁夏将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 总共涉及93万多农户
·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月启动 涉及两亿多农户
· 法制办、统计局就《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答记者问
· 全国农业普查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