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中民村、中丰村、中联村的村民们扶老携幼,高兴地坐上家门口的公交车到镇上过新年了。
这3个村位于沪浙交界处,距镇中心区域有七八公里路程,长期以来一直没有通往镇中心的公交车,9000余名村民出行只能步行或“打的”。去年底,廊下1路、3路公交车从镇里通到了村子,从此告别了沪郊村镇区域间无公交车的历史。据悉,松江、嘉定、奉贤、宝山等区也各自开通了多条“乡村公交”线路。去年,上海市城市交通行业为配合平安建设,在大力打击“黑车”的同时,积极开展堵、补、疏,支持区县公共交通发展,根据区(县)公共交通发展要求及中心城区公交优化调整的实际需要,市郊新辟、延伸、调整公交线路超过了100条。
随着上海郊区经济的发展,居民出行频率加大,为方便郊区居民的出行,沪郊公交企业延长营业时间,纷纷开起了“夜车”。奉贤南桥的“1路”到“5路”的末班车延长至晚上10时,一些与市区接轨的公交线路,如连接市区与嘉定的沪唐线末班车时间调整到晚上10点半。有了“夜班车”,郊区居民也能与市中心区居民们一样享受夜生活了。同时,郊区公交车辆密度的加大,候车时间逐步缩减,嘉定区有4条区域公交线路高峰时段的间隔压缩至8分钟。郊区公交乡村巴士的开通、运营时间的延长、服务质量的改善,使上海郊区公交逐渐与市区“接轨”。(记者 沈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