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月11日电(记者 郭久辉)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2007年河南省政府将安排5.4亿元资金,对农村中小学课桌凳实施集中更新,可以使900多万学生用上新课桌凳,彻底改变农村学校“泥桌子、泥凳子”的落后局面。
过去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建设主要靠农村自筹资金,河南农村不少中小学校舍、教学设施破旧,有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一直未改变“泥桌子、泥凳子,上面坐个泥孩子”的落后面貌。近年来,在各级财政投入30多亿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基础上,2006年河南省政府投入了2200多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当年为5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了全新课桌凳,受到农村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2007年,河南省政府已决定再安排资金5.4亿元,使全省900多万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学生全部用上新的课桌凳。
河南省还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6.4亿元用于农村校舍维修改造。
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只是河南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之一。河南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近2000万人,其中60%以上在农村。为扭转农村教育落后局面,2003年以来,河南省新增教育经费的8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2006年省本级向县(市、区)转移支付教育专款23亿元;3年间,全省投入15亿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