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农业部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16日正式成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16日正式成立,这一机构今后将统一协调管理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积极采取措施遏制黄河流域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渔业资源持续衰退。

    新成立的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被赋予协调组织制定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和规划、协调组织开展重大渔业执法行动、水生生物资源增殖、重大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以及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职责。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过去沿河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在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方面存在条块分割、分头管理等问题,对在流域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各项资源养护管理措施、实现黄河渔业资源的整体性保护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范小建说,这个委员会的成立,对整合沿河各级渔业管理力量、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黄河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以及促进黄河流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标志着以黄渤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区和长江、珠江、黄河三大流域为主要单元的区域化渔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黄河三分之一鱼类种群已绝迹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董峻)农业部渔业局有关负责人16日说,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普遍不容乐观。渔业资源捕捞过度,种群数量持续减少,补充群体严重不足,个体小型化、低龄化严重,自然分布区域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原有鱼类150多种,年捕捞量70余万公斤。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种群已绝迹,捕捞量下降40%左右。目前黄河鲤鱼、黄河刀鱼、北方铜鱼等黄河名贵鱼类已在大多数河段绝迹。河南省境内黄河支流上的洛河鲤鱼和伊河鲂鱼,曾有“洛鲤伊鲂贵似牛羊”的美称,如今也已基本绝迹。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黄河流域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主要有:水利、水电截流工程阻断了鱼类洄游路线;气候干旱少雨,黄河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渔业水域功能下降;捕捞过度及有害渔具违规捕捞行为严重;禁渔休渔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中上游工农业生产及城镇生活污水排入造成渔业水域环境严重污染;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黄河水质泥沙含量过高,致使鱼类生态环境恶劣。

    黄河是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渔业水域,渔业资源以鱼类为主,上游有16种鱼类,主要是鲤、鳅两科的裂腹鱼、雅罗鱼、条鳅等;中游有71种鱼类,下游有78种鱼类。2005年,沿黄各省份的淡水水产品产量为287.19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260.9万吨,占90.9%。

 
 
 相关链接
· 黄河下游凌情迅速发展 封河里程已扩展到45公里
· 截止到12日黄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段全部平稳封河
· 黄河封河总长度达700多公里 封冻河段水势平稳
· 黄河宁夏段流凌长达180公里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专业笔试、面试公告
· "黄河水委"启动新一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