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股权分置改革推动中国股市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江国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顺利进入收尾阶段。这场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变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推动了中国股市从漫漫熊市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股权分置是指我国1990年前成立股市之初,在制度设计时,为保持国有股东的控制权,规定上市公司约三分之一的股份可上市流通,其余三分之二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状况。多年经验证明,股权分置影响了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股市多年持续低迷的“最根本的原因”,股改则是中国建立证券市场以来“最重大的制度改革”,解决了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使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趋同,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股改中,非流通股股东(大股东)向流通股支付对价(补偿),即流通股股东每10股可获得大约3股的补偿,而非流通股股东则获得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权。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认为,这场改革为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创造了基础条件,使证券交易价格能够动态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通过市场定价对企业经营的评价对经营者产生外部的约束,为真正市场化的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提供目标和动力。在股权分置情况下,股票市场价格对于公司高管没有任何影响,估价高低是公众投资者的事,上市公司高管只关心自己的净资产。

    迄今为止,我国1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95%的公司完成或进入股改程序,股改成功结束已经毫无悬念。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认为,股改成功彻底纠正了中国股市在发展初期存在的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为股市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由于股改的顺利推进,推动了我国股市行情持续走高,彻底扭转了前几年投资者丧失信心、交投冷淡、股指持续下跌、市值连续下挫、筹集资金功能停滞不前等低迷状态。目前,上证综合指数从2004年6月的998点稳步上扬,在去年年底突破历史最高点2245点,最近攀升至2800多点,涨幅之大,居世界前列。

    随着股价的上涨和新股发行上市,我国沪深股市股票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比去年初增加了约两倍,上市公司从股市筹集金额超过了2000亿元;A股总开户人数接近8000万户,再创新高。

    国际知名金融服务公司瑞信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认为,中国政府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清除了最大制度性障碍。他以前认为,这场重大制度变革需要5年至10年的时间。对中国政府创造的这一奇迹,他表示非常“佩服”。

    陈昌华表示,未来5年,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股市制度变革顺利完成,内地游资充裕,海外上市国企纷纷回归内地资本市场,中国内地股市将快速成长。

 
 
 相关链接
· 河南股权分置改革近尾声 上市公司国资净增30亿
· 证监会负责人表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五大进展
· 证监会:力争尽可能多公司年内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 深交所发布12号股权分置改革备忘录力促清欠解保
· 股权分置改革仍是今年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首要任务
·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