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苏省经贸委获悉:国内首个容量为60万千瓦的能效电厂项目已经在江苏启动。
据江苏省经贸委负责人介绍,能效电厂是一种“虚拟电厂”,通过实施一揽子节电计划,减少电力用户的电力消耗需求,从而达到与扩建电力供应系统相同的目的。
江苏能效电厂项目方案由亚洲开发银行帮助设计。据亚行专家介绍,根据中国国家节能规划,江苏能效电厂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商业及民用建筑中制冷和照明设备项目,最初两年节省电力12.2万千瓦左右;二是工业电机项目,可节电约37.3万千瓦;三是改进家用器具和设备能效项目,可节电约12.5万千瓦。
江苏省经贸委介绍,2007年江苏省将优选出载体较好的310个企业,项目改造总功率87万千瓦,预计可节约电力15万千瓦,节约电量8.8亿千瓦时。
由于项目实施中采用改造旧设备提高能效和新上高能效设备的方法,因此项目实施即可产生效益。而项目实施中采用的高效终端用电设备的平均寿命期为13年,能效电厂建成投产后几乎不需新的投资,又没有运行成本,因此每千瓦时电的成本只有0.12元,相当于发输配电成本的约1/3。
亚行专家介绍,与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零污染等显著优势;与分散管理的一般节电措施相比,能效电厂完全采用市场化模式较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和运营,其投资回收和盈利主要来源于电价附加,无须政府全额补贴。建设能效电厂,对于江苏这样电力缺口较大的省份具有深远意义。(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