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姚润丰)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22日召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2007年将抓紧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逐步建立管理、监督、处罚、服务、应急为一体的监管工作格局,从五个方面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
——抓全程管理,强化重点环节。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推行产地编码制度。在重点地区、重点品种和加工企业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启动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制度,推动生产记录和企业自检制度建设。抓好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启动无公害农产品强制性认证试点。
——抓综合服务,提高主体素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技术培训,提供信息、市场、管理等综合服务,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守法意识和质量观念。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将分散的农户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范畴,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抓监督监测,消除质量隐患。实行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监督抽查和专项检测,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测,监督抽查的结果要依法向社会公布。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派驻质量抽检员,开展抽查检测,监督指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检测制度,向农业部门报告质量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并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抓案件查处,加大执法力度。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公开曝光一批违法单位和个人。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检查农产品生产记录和自检制度落实情况,对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要坚决查封、扣押,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抓应急处置,建立应急机制。按照“应急与预防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应急预案,细化操作手册,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各地农业部门要尽快根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一定要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坚决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