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1月23日电(记者林红梅)2006年1至12月份,我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青岛港生产同比增长20%,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4.2%。其中,电力能源单耗连续5年呈现负增长。
交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青岛港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结果。在“十五”末吞吐量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多的情况下,青岛港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了21.1%。其中,占港口能源消耗55%以上的电力能源单耗,连续4年出现负增长。2006年,青岛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比上年增长了2000多万吨,但电力能源单耗仍是负增长,创造了连续5年负增长的历史最好纪录。
青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介绍说,青岛港年耗电在1亿千瓦时以上,节约用电成了港口节能降耗的重要课题。为了节电,青岛港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集团对重点能耗单位下达用电控制指标,将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月月统计,严格考核,形成了人人参与节能降耗的氛围。职工们人人为节能降耗出力,通过优化生产组织、改进装卸工艺、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等措施,大大节约了能源。其中,单通过对矿石、煤炭装卸系统进行再造流程、动力优化、经济运行的革新,年可节电300万千瓦时。
新闻背景:青岛港简介
新华社青岛1月23日电
记者 林红梅
青岛港是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现有员工16000多人。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物流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实现了跨越发展,港口资产由不足5亿元增值裂变到156亿元;港口吞吐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2000多万吨增至2006年的2.2亿吨,跃居世界大港前十强;集装箱吞吐量从2万多标准箱迅猛发展到2006年的760万标准箱,居全国第三,超过了日本所有港口;铁矿石进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进口原油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是仅次于上海港的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
近五年来,青岛港用1亿吨的能力先后创造出了1.2亿吨、1.4亿吨、1.6亿吨、1.8亿吨、2.2亿吨的业绩;集装箱用225万标准箱的能力先后创造出了300万、400万、500万、600万、700万标准箱的业绩。港口年吞吐量每年跨越2000万吨台阶,五年翻一番,净增1亿吨,等于依靠挖潜增加了一个亿吨大港。
青岛港集团的总裁是常德传,他在青岛港已工作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