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31日电(记者俞丽虹)春运临近,车票、船票、机票又将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上海31日发布今年第1号消费警示,谨防“黄牛”利用互联网高价倒票,甚至制售假票。
近期,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陆续接到针对互联网购票的投诉。由于春运期间票源紧张,部分消费者通过购物网站高价竞拍火车票,但拿到手后却发现,所谓的“春运车票”其实是经过“整容”的废旧车票。消费者愤然投诉并要求退款,相关网站却推卸责任,迟迟不给答复。
据调查,目前,不少网站都提供春运票务预订服务。有的网站宣称,有九成把握确保供应春运期间各条线路的车票,同时注明“由于票源紧张,工作难度增加”,每张票必须加收100元左右的服务费。个别网站甚至公开表示,兼营收购过期废旧车票的业务。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2007年第1号消费警示称,春运期间,消费者须防范网络购票陷阱,尽量选择客运部门的门户网站或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票务网站。订票后要及时核对相关信息,收票后要及时验票。此外,消费者不要贪图小利将废旧车票、船票、机票转卖他人,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