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姚润丰、董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这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举措,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必将为艰难爬坡的中国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单产连续3年双增,农民3年人均增收累计达千元左右,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农村更加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是,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设施和装备落后、主要是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农业、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全面贯彻落实一号文件,有利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生产上来,确保各地按照中央既定的方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理念、生产方式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各地、各部门要根据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投入更多力量,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科学安排,循序渐进,确保农民群众得到实惠,确保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