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气象局:1月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1.4摄氏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王宇、于文静)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1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称,2007年1月,我国平均气温为零下4.5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4摄氏度;2006年12月,北方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同期偏高。偏高的气温会给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宋连春称,气温偏高有利于虫卵、病菌越冬,易导致春季病虫害蔓延。同时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还会造成土壤失墒,有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春旱。

    国家气候中心工程师宋艳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因纬度和海拔原因,今年冬季气温比往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东北地区偏高4.1摄氏度,属历史冬季最高气温,青藏高原地区偏高2.7摄氏度,也属历史高位。

    专家指出,人为排放二氧化碳正影响着全球各地的气候,全球气候变暖,容易引发极端天气现象。今年席卷欧洲北部地区、造成47人死亡的强风暴“西里尔”,就是在厄尔尼诺和全球气候变暖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有国际气候专家预测说,本世纪全球气温有可能上升2摄氏度至4.5摄氏度,有的地区气温甚至有可能上升6摄氏度。

中国气象局公布1月份国外重大灾害性气象事件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王宇、于文静)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1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席卷北美洲、欧洲的强风暴,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暴雨洪水,以及袭击美国中南部、日本的暴风雪,成为今年1月份全球重大灾害性事件。

    据介绍,受厄尔尼诺和全球气候变暖影响,1月12日起,北美洲遭遇极端强风暴袭击,共造成68万户家庭和商店断电。1月17日起,席卷欧洲北部地区的强风暴“西里尔”造成47人死亡。

    1月上旬,巴西东南部持续大雨,导致洪水和泥石流,造成50人丧生;1月中旬,暴雨连续袭击印度尼西亚北部和马来西亚南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多人丧生。

    1月上旬,暴风雨和暴风雪相继袭击美国中南部数州,并诱发了龙卷风。日本北部到西部遭暴雨和大风袭击,部分地区的大风强度创下有观测以来1月份的最高记录。

中国气象局公布我国1月份主要气象灾害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于文静、王宇)中国气象局在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1月份我国主要的雪灾、旱灾、沙尘等灾害天气。

    1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湖北、安徽遭受较严重雪灾。其中,安徽省安庆、池州、铜陵雪量较大,最大积雪厚度达15厘米。

    除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明显降水外,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10毫米或无降水。其中云南干旱持续,华北、黄淮及辽宁、西藏、广西干旱有所发展。

    1月26日,宁夏、内蒙古、甘肃、山西局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据卫星监测,沙尘覆盖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

    1月份我国东部地区及新疆北部出现大雾天气,其中四川东部、重庆、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云南南部等地达4至12天。

 
 
 相关链接
· 气象局建议各地做好农业生产及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 我国有26个省区市气象局建设了雷电定位系统
· 气象局副局长:气象信息业务系统要"三要三不要"
· 气象局2006年离退休干部气象工作情况通报会召开
· 我国成立"气候智囊团"提高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 气象局召开会议动员布置气象部门资产清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