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浙江绍兴:目前已保证5.5万民工子女进入学校读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2月3日电(记者潘海平 裘立华)浙江省绍兴市近年来积极为外来民工子女解决就学难问题,到目前已保证5.5万民工子女进入学校读书,基本解决了全市现有民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

    民工说:我们在这里上得起学

    来自四川绵阳的民工杨民义的儿子在绍兴县兰亭小学读4年级,儿子已经在这里读了两年了。这位曾在广东、福建等地方打工的农民说:“这里能够让孩子读书,每学期只交300元借读费,负担很轻,所以两年来我们夫妻都在绍兴打工。这里的学校和老师比我们老家不知好了多少倍。”

    安徽民工刘国虎与杨民义有着类似的经历,他向记者出示了一张“入学绿卡”:“这是绍兴市在今年下半年开学前发的,我凭着暂住证到市区实验小学领的,我凭着这张绿卡就送儿女读书了。为防止学校乱收费,卡片后面明确写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小学收借读费300元,中学600元,多收我们可以投诉。”

    民工子女能像绍兴的孩子一样上学

    绍兴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周国俊说:“绍兴市规定,除在城市确定部分外来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外,所有乡镇中小学都敞开大门招收外来民工子女。”

    在绍兴,居住半年的民工子女,年龄在5-15周岁,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可自愿到指定的全日制公办初中、小学入学。

    周国俊说,绍兴市在教育管理上做到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组织、评优选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励处分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据介绍,绍兴市原则上坚持以“主渠道”学校为主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也鼓励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法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全市现有独立设置的外来民工子女学校19所,在校学生13000多人。去年9月1日,绍兴市投资3200万元的民工子弟学校“绍兴市群贤小学”开学,共招收12个班、534名学生。

    校长邵小刚说:“这是绍兴最大的民工学校,收费执行公办学校标准,免收借读费、学杂费,外来民工子女享受本地学生同等待遇。”

    绝不让一个民工子女因贫困上不起学

    为了让民工子女入学上学,绍兴市县各级探索建立了各种保障制度。从去年9月起,绍兴市教育局推出发放民工子女“入学绿卡”的办法,专设便民窗口,统一界定、办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手续。“绿卡”明确规定具体的入学学校、就读年级和收费标准。民工子女凭卡报名,学校凭卡接收,不得拒收。

    同时为鼓励公办学校接受民工子女的积极性,保证外来民工子女在绍兴享受“零门槛”入学和同城待遇,绍兴市教育局从2004年起,对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实行奖励,奖励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3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600元。

    为了不让一个民工子女因贫困而失学,绍兴市规定,从2006年秋季起,全市外来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一样,全部免缴杂费。同时发放 “教育券”,把家境贫困的民工子女也列入政府“教育券”发放对象。绍兴县已发放“外县籍学生免缴杂费教育券”11550张,折合人民币109.88万元。

    绍兴市解决民工子女就学政策实施后,在民工中起到了链式宣传的效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女来此入学。

    据统计,2003年9月,绍兴市共有2万多名民工子女入学,而到今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在绍兴入学的外来民工子女已达5.5万多人。

    绍兴市市委书记王永昌说:“发达地区需要承担起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

 
 
 相关链接
· 河南省将取消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不合理规定
· 济南特困家庭和农民工子女免费游园
· 豫"希望工程"助学进城 资助农民工子女逾3000人
· 河南省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校免收借读费
· 绍兴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