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夕,武汉新洲区返乡农民,纷纷报名参加技术培训,日子过得好不充实。
2月13日,记者来到武汉新洲区职高机械加工实训车间,见到了正在操控车床的程亮。程亮初中毕业后就到广州一家锻造厂做保安。打工好几年,发现厂里的车工、铣工月收入有的四五千元,而自己的工资却一直维持在1000元左右。想做技术工,可他们不收学徒,没技术不让进。两周前,程亮从广州返乡,听说区职高机械加工培训班就要开班,当即前往报名。
程亮说,回乡过年玩玩闹闹、吃吃喝喝也是过,但若学点技术,再外出就可找个好工作。培训班班主任汪宏志介绍,2月3日开班,为期两周,目前参加培训的学员,有一半是像程亮这样的返乡农民工。
武汉新洲区有近20万在外打工的农民,在外打工的收入差距,使他们越来越认识到练就一技之长的紧迫性。
培训班指导教师徐连建曾在多家企业带过徒弟,他对这些新徒弟们都十分满意。“这些伢比厂里带的徒弟更听话、更诚恳,是真心想学手艺。”
新洲区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红火,只是武汉市向农民工提供全面就业指导和技能服务的一个侧影。为提升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自去年11月,武汉在中心城区和周边农民工集中区全面开展“农民工素质进城计划”,现已启动建设7个教育系统农民工培训基地,通过整合7个中心城区职业和成人学校资源,在各区建设一个市级教育系统农民工培训基地。培训采取随班就读、日班、夜班等灵活方式;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农民工,可适当减免其培训费用。另外,农民工想学技术可进中等职业学校,不仅免试入学,还可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
武汉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徐良俊说:“过去我们在春节前都为农民工送米送油,现在开始为他们‘送饭碗’,因为这才是保障其生活的有效途径。”
通过搭建全市农民工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把就业政策和培训送到农民工家门口,武汉正逐步加快建设对农民工就业困难帮扶的长效机制。
在全面铺设就业培训网的基础上,2月初武汉市启动2007年“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在春节前后招工比较集中的这一个月内对各个城区的农民工展开集中就业援助,同时免费为4560名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并推荐就业,以最大限度帮扶农民工稳定就业,使他们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 (郑明桥 李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