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疆喀纳斯2月18日电(记者张鸿墀、毛咏)群山披雪,青松屹立。木屋尖顶上的烟囱冒出袅袅炊烟,克里克坐在炉前,不时往炉膛里塞着木头,满房子里都是煮肉的香味。
阳光灿烂得令人慵懒,尤其是雪地的反光让人不愿睁眼,牧羊犬躺在木桩上舒服地晒着。一年中图瓦人最轻松愉快的节日——春节也降临在这个冰清玉洁的小小村落。
这是在中国西北部新疆阿勒泰的最北部边境地区——喀纳斯村,195户、652位图瓦人世居这片净土,从去年10月开始的大雪封山使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图瓦人偶尔驾着马拉爬犁在亲朋好友间走动。
图瓦人,蒙古族的一支,春节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但与中原汉族更具农耕文化特色的春节不同,图瓦人的春节更多与游牧文化联系在一起。
图瓦(Tuva)是亚洲腹地的一个古老地名,大体上包括西伯利亚南端叶尼塞河上游河谷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居住在我国的图瓦人大约只有25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
喀纳斯,被称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这里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中国蒙古族图瓦人的唯一聚居地。
克里克家中招待客人的长桌上摆满了各式点心——馕、散子、江米条、酥油、萨其马,“这些都是我亲手做的”克里克说。
而这些点心的原料是她在封山前就从山下购置的,还包括白酒,节日的主食——羊肉、牛肉则来自于木屋后的羊圈。
事实上每一户图瓦人的餐桌都是如此,走进任何一户图瓦人家,春节的味道都会如此相同。
17日晚9点开始的“砸骨吸髓”意味着春节大餐的开始。同汉族人在长辈家中的年夜饭桌前实现家族的团圆不同,图瓦人的年夜饭是在各家各户中轮流进行的。一般几户邻居约好,先到家中老人年龄最大的一家,进门寒暄之后,对着正屋墙上龛中的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画像三揖叩拜,之后老人居中落座,主人家将牛后腿肉连骨端上,将骨头上的肉削下大家分享,直至剩一个大棒子。
这时主人拿出一白布条,拴在骨头中间,一番祝福身体健康、牛肥马壮的祝词之后,将骨头置于剁肉的树桩,纵向劈开骨头,大家依次手捧骨头,吸食骨髓,不过更多的是将嘴唇象征性的碰一碰。
砸骨吸髓的仪式后,大家接着再品尝主妇的手艺,喝酒吃肉,然后再到另一家,仍然进行砸骨吸髓的仪式,再其乐融融地吃肉喝酒,接着是再去一家。 只是当天煮的肉无论如何不能吃完,克里克说:“汉族人说法不是年年有余吗?”
一年之中,7个月冬天,5个月夏天,传统上图瓦人的冬季以放牧和狩猎为主。夏季时,蜂拥而来的游客是克里克一家最重要的财源。克里克的木屋和其他图瓦人的木屋被租用给游客们居住,克里克一家可以因此获益10万元左右。但在漫长的冬季,喀纳斯湖冰冻如镜,游客无法进山,群山静谧,图瓦人的生活也从繁忙变得悠闲。
图瓦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麦德尔节,同样意味着春节的结束,只是不吃元宵。沉浸在节日愉悦中的600多位图瓦人,朗朗星空下的喀纳斯村,在安详中期待一个风清日丽的新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