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5日电(记者张云龙)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获悉,今年内蒙古的公立医疗机构将全部开设济困病房和济困门诊,而2006年这一政策仅在三级医院和部分地区实施。
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济困医院、济困门诊或济困病房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各盟市政府所在地开展济困病房、济困门诊的创建试点工作,所有三级医院开设济困门诊、济困病房,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老人、儿童等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对济困对象免收挂号费、减免不低于10%的药费、减免不低于20%的大型设备检查费。一年来,全区三级医院已开设济困门诊和济困病床近6000个,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1300多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还要求各级医疗机构积极与特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义诊和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为特困职工、特困群众提供灵活多样的医疗救助,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