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3月1日电(记者顾玲)新学期来临之际,青海南部高海拔地区的贫困学生们将陆续收到价值100万元的御寒衣物及被褥。这是教育部协调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专门为青海南部高海拔地区贫困学生筹集的取暖资金。
与我国其他地区目前春暖花开的景象不同,青海南部高海拔地区现在仍处在寒冷的冬季。这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高寒缺氧,冬季漫长,一年中滴水成冰的日子达10个月之久。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青海南部三州乡和乡以下的学校主要用牛粪取暖,目前因牛粪价格上涨,学校燃料不足,教室只能每天定时生牛粪炉子,而学生宿舍均无条件取暖。
据青海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段宏伟介绍,春节前,价值35万元的1047套棉衣裤、棉鞋及被褥,宋庆龄基金会、旺旺食品集团提供的15万元儿童食品已运抵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河南两县。2月28日,又有一批防寒物资从西宁运往青南高海拔地区的贫困学校。据了解,剩余的防寒物资将于3月10日前运抵青海南部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教育厅目前正在协调民政、财政、扶贫等部门,在青海省逐步建立起救助青南高海拔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穿衣越冬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