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3月19日电(记者 郭立)重庆市在打造“诚信重庆”的过程中,积极建设企业信用体系,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在这个企业信用体系平台上,已有十多个部门共享企业各类信息,通过这个平台,还清理了300多亿元的欠款。
2003年9月起,重庆市整合工商、税务等20个职能部门的力量,启动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2004年,重庆市工商局设立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处和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信用管理体制的创新,还实现了重庆企业信用网、重庆工商红盾网与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网的“三网”整合与互联互通。
重庆市工商局副局长李晞朦介绍说,2004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投入人力4000多人,全面开展了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录入建库工作,对基础数据进行大清仓、大盘点、大录入、大整改、大规范,涉及全市44个分局,429个工商所。截至2007年3月中旬,已经征集整合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620万条。
重庆企业信用网是促进重庆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阵地。记者见到,上网的各地信用建设等方面的消息类信息超过6万条,上网点击率达到329万次,登录网站还可查询到全市16万户企业和50万户个体工商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优良信誉、不良行为和警示信息。目前,工商、国税、地税、质监、海关等13个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在线联网征集整合与共享,为社会各界提供不同层次的查询、应用服务,提高了监管执法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信用的协同监管。
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重庆市狠抓拖欠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险金、工程款、水电气费等信用缺失的治理工作。经过开展3年的清欠工作,累计清理各项欠款33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