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支持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建设 跨界协议签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我国积极支持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建设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林红梅)我国积极支持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建设,区域内的公路交通经济走廊和国际航运通道正在形成。

    中国便利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20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二次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便利运输联委会会议上介绍,这些交通项目主要有以下内容:

    由昆明至老挝至曼谷公路组成的南北经济走廊西线正在加紧建设。由我国出资建设的昆曼公路老挝境内段已于2006年6月提前一年完成。目前,我国正在加紧进行我国境内部分路段的改造,预计2007年可完成;此外,我国政府已承诺提供一半资金建设昆曼公路上连接老挝和泰国的跨湄公河大桥,四方将于近期就建桥具体问题进行协商;

    由昆明至河内至海防组成的南北经济走廊中线,中国境内昆明至河口段401公里高等级公路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通车。该通道上的中越河口至老街红河公路大桥已于2006年启动建设;

    由昆明至南宁至河内公路构成的南北经济走廊东线,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179公里已于2005年底建成通车;

    北部走廊昆明至大理至瑞丽至缅甸公路,其中,昆明至安宁至楚雄至大理至保山路段已建成高速公路,保山至龙陵利用亚行贷款的78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将于2008年初完工,龙陵至瑞丽的154公里二级路计划向亚行贷款修建高速公路。

    翁孟勇表示,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水运合作主要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2006年云南省在澜沧江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中主要围绕澜沧江景洪至中缅243号界碑71公里五级航道建设展开。澜沧江五级航道建设由部省合作投资,总投入达9300多万元,2004年开工,2006年完成了主体工程,航道滩险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澜沧江境内段景洪以下航道达到了通航300吨级船舶的标准。在港口工程方面,2006年完成了景洪港勐罕集装箱作业区建设、关累码头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两项工程投资达2亿元,工程将在2007年内开工,2010年前投产,满足澜沧江国际航运集装箱运输装卸的要求。

    第一次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便利运输联委会会议2004年在柬埔寨举行。

    湄公河流域国家完成签署跨边界交通协议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安蓓)记者20日从亚洲开发银行获悉,湄公河流域各国已完成《跨边界运输协议》的签署。此举意味着湄公河流域各国在通过改善交通和边界设施加强各国联系方面向前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20日完成并签署了《跨边界运输协议》的二十个附件和协议中的最后四个。这一协议统一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跨边界规章制度和程序。

    亚洲开发银行东南亚局局长阿江·塔潘表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减少贸易壁垒对于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增长和改善贫穷状况至关重要。这个协议对于促进该次区域的贸易、投资、旅游业发展和获取重要服务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

    据介绍,这项协议旨在通过消除或减少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边界上的非物理性壁垒,促进货物和人员跨边界运输的便利化。主要通过采取一站式海关检查、针对参与跨边界贸易的人员提供签证援助以及各种有助于减少车辆过境检查的设施等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

    自2005年6月以来,这项《跨边界运输协议》已经开始在越南辽宝和老挝淡沙湾之间的边界上试点实施。预计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其他六个跨边界关口将于今年开始执行这项协议。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参与方和出资方,主要负责为有关会议及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相关链接
· 温家宝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会议开幕式上讲话
· 金人庆主持大湄公河次区域双部长工作午餐
· 刘建超就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等答问
·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监测与应对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