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卫生部:06年我国结核病发现率和治愈率均超目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周婷玉)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20日指出,2006年全国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双双超过预期目标。

    在第1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前夕,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肖东楼在会上说,2006年全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维持在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为79%,治愈率为92%,发现率和治愈率均超过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70%和85%的预期目标。

    肖东楼介绍,2006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防治结核病的投入,防治经费由2005年的3亿元增加到4亿元。去年卫生部还制定了结核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实施计划,向涂阴病人免费提供药品,开辟了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控制三个新领域,扩展和深化了防治策略,并开展试点工作。

    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要求,2006年卫生部组织开展了“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全国32个省级(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7个地市级、2708个县级“规划”实施单位全部参加中期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5年间,我国结核病防治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发现和治疗了205万名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避免了3740万至5610万名健康人受结核菌的感染,每年可挽回经济损失至少80亿元。

    卫生部计划今年4月启动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周婷玉)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20日在此间说,卫生部计划今年4月1日全国同步启动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以了解我国结核病耐药性的流行现状及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据了解,这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个调查点。卫生部将拨专款1700多万元,用于设备、耗材的购置及全国调查的工作经费。目前,各调查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今年3月24日是第1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为“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肖东楼说,2006年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维持在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为79%,治愈率为92%。

    “然而,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耐药结核病成为控制工作的重要挑战。”肖东楼说,据估计,全球每年新出现耐多药结核病病人30万人至60万人,实际病人数可能已达1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估算,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病人数占全球的1/4至1/3。“耐药菌株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和流行,致使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疾控中心临床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主任赵雁林说,耐药结核病是我国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卫生部决定于2007年、2008年两年间开展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我国结核病防治背负“三座大山”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周婷玉)“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主要面临三大障碍: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20日说。

    肖东楼说,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成为一个难题。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规划部主任姜世闻说,我国农民工结核病防治政策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免费的诊断和免费的治疗。今年我国还可能在一些项目试点地区对农民工提供特殊的关怀。“因为他们有病就可能没有经济收入,国家将给他们提供吃药、看病的少量交通费,在项目中还设计给特别困难的农民工每个月提供100元的营养费,虽然不多,但是一种关怀。”他说。肖东楼还指出,我国结核病耐药患者多,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8%。

    为解决耐药结核病,我国将开展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摸清耐药结核病病人的情况及产生耐药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我国结核病防治的另一大障碍就是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被破坏后,会促进结核菌的传播,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常常会发展成肺结核患者。据了解,我国已开展双重感染治疗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国亟须解决耐药结核病的防治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周婷玉)“耐药菌株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和流行,致使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20日说,我国亟须解决耐药结核病的防治问题。

    2006年我国实现了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三大结核病防治目标。“下一个目标是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下降50%,这个难度很大。”肖东楼说,其中耐药结核病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障碍。

    据估计,全球每年新出现耐多药结核病病人30万人至6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病人数占全球的1/4至1/3。

    2000年,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耐药率约为28%。

    中国疾控中心临床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主任赵雁林说,我国当前耐药结核病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病人的依从性比较差,由于一些病人对全疗程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症状改善以后就擅自停药;另一个是由于耐药结核病的感染,导致部分病人直接地发病就是原发性的耐药结核病,感染的就是耐药结核菌。

    赵雁林介绍,今年我国已开展耐多药结核病防治(DOTS-PLUS)的项目,把武汉市和深圳市作为试点进行耐药病人的治疗,并在这两个试点建立了负压病房,减少病患之间和医患之间的病菌传播。

    为解决耐药结核病问题,卫生部决定于今明两年开展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把我国耐药结核病的现状、产生的原因摸清楚,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耐药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

 
 
 相关链接
· 吴仪在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 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等
· 卫生部积极开展预防控制结核病宣传活动的通知
· 我国有望今年底实现结核病控制五年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