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欢庆传统节日“诺鲁孜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1日电(记者潘莹)刚刚还伴着塔塔尔族民歌学跳阿特诺西戈(塔塔尔族舞蹈名称),现在又挥舞着小胳膊加入了大人们“蹦迪”的行列,2岁半的谢丽旦在宽敞气派的宴会厅里和大人们一起兴高采烈地迎接诺鲁孜节的到来。

    和乡村常常举行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等户外诺鲁孜节庆活动有所区别的是,城市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往往是在装饰豪华漂亮的宴会厅里欢庆节日,形式包括歌舞表演、赛诗会等。

    从3月20日起,乌鲁木齐市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二道桥等地的一些宴会厅因为承接不同民族举办的诺鲁孜节庆活动而忙得不可开交。

    塔塔尔族是新疆常住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3月20日,来自新疆各地的上百名塔塔尔族代表汇聚在宴会厅里互祝新年,男士们握手拥抱,妇女们互吻面颊,用传统的方式互致问候。

    传统歌舞必不可少,身着时髦服装的年轻人更乐意在闪闪的霓虹灯下和劲爆的迪斯科音乐声中手舞足蹈。

    努尔丁是一名乌孜别克族牙医,21日,他和朋友驾车20多个小时从喀什特意赶到乌鲁木齐参加乌孜别克族的诺鲁孜节庆活动,和其他来自新疆各地的500多名乌孜别克人共庆节日。

    在宴会上,出场的模特们不停变换服装,向人们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乌孜别克族服饰的演变,“木卡姆演唱”也赢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一些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学者还诵读了自己创作的诗词,以增加节日气氛。

    主持操办这次节庆活动的新疆乌孜别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叶尔夏提·马力克说,今年诺鲁孜节庆活动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有条件来参加聚会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75岁的哈德尔·艾克拜尔退休前是新疆社科院的一名研究员,如此热闹的节日场景令他倍感激动,“在这里人们既缅怀前人又教育后人,在增进感情的同时又使民族文化得到代代相传”。

    据了解,新疆各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中,近来也都开展了民间传统体育竞技和民间歌舞等大众文体活动,庆祝这个动员春耕、渴望丰收的节日。

    每年3月20日起,延续3天至15天不等,是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操突厥语民族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也称踏青节,节日中的人们和汉族人迎接新年一样总要把家里家外打扫一新,更要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据说,这一节日流传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相关链接
· 新疆国际旅游节6月开幕 龟兹文化将唱主角
· 新疆代表团就新疆发展与稳定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 “中国画·画中国—走进新疆”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 新疆自治区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已基本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