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节后返回宁波务工的60余名外来流动党员,手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到北仑区大港街道的“党员服务咨询中心”落户。目前,浙江宁波已有1.5万名外来求职务工的流动党员,通过便捷的手续告别“口袋党员”。
宁波市目前有外来流动人口280多万,其中一批外来流动党员因种种原因,组织关系就揣在口袋里,被称为“口袋党员”。“我们要着力营造‘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旁’的氛围,让宁波成为外来流动党员温馨的家。”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与组织部门一起调研中强调。2006年以来,宁波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关爱流动党员工程”,以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改善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形态,为外来流动党员提供敞开式的关爱服务。
宁波以党员服务中心为支撑,以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热线和党员网页相互联动的方式,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的关爱服务网。全市建成了868个党员服务中心(站),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员服务管理网络。各级党组织通过“党费拨一点、财政补一点、党组织和党员捐一点”的办法,共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救助特殊困难或遭遇突发性事件发生困难的流动党员。
针对过去基层党组织无法满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宁波市按照“集约利用、共建共享”的理念,开展村级(社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目前100%的农村和社区都开通了远程教育终端,83%以上的村和100%的城市社区,拥有100平方米以上的党员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
由于流动党员的岗位变动相对频繁,宁波以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城郊农村、商业楼宇为单位,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信息库,找回了1568名长期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
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北仑区把外来流动党员管理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先后依靠流动党员党支部推荐各类优秀人员340人次,培养发展党员30余名,消除了一批非公企业党建的“空白点”。一批流动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