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办:严重关注所谓“第二共和宪法草案”的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陈斌华 陈键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8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杨毅指出,所谓“第二共和宪法草案”迎合陈水扁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公然纳入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否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企图制造国家和民族分裂。
杨毅应询对台湾大学教授陈明通等人最近抛出“第二共和宪法草案”发表评论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岛内各界抨击所谓“第二共和宪法草案”是以“冻宪”为名行“制宪”之实,企图以此欺骗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我们坚决反对陈水扁和“台独”分裂势力通过所谓“宪改”实现“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我们将严重关注事态的发展,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台办:国共两党机构正协商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陈键兴 陈斌华)国务院台办28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杨毅表示,今年国共两党将继续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具体安排正由两党有关机构协商之中。
有记者问:请发言人透露一下今年国共论坛举行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将会就哪些议题进行讨论?杨毅在答问中作上述表示。他说,2005年4月,国共两党决定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在此基础上,2006年,国共两党有关机构成功地举办了两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受到了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欢迎与肯定。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落实国共两党领导人会谈成果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在谈到大陆方面对台湾艺人在大陆发展演艺事业的政策问题时,杨毅表示,关于台湾及境外演职人员参加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问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一直按照既有规定在办理,主要是要求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聘请台湾及境外演职人员参与节目制作,须提前按程序报广电总局核准。据了解,这一政策没有变化。
有记者问: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有台湾省代表提出改善“台胞证”的管理工作,希望能统一号码、换证不换号,并让在大陆生活的台胞能拥有类似身份证的证件,以方便他们在大陆求学、经商和生活。请问国台办对此持何种态度,打算如何处理?
杨毅说,我们向入出境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有望对位于港澳地区的办证机构签发的5年有效期“台胞证”号码编制方法进行适当调整。目前向台湾同胞颁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既是台湾居民来往大陆的通行证件,也是台湾居民在大陆期间工作、生活、居留的身份证件。这种安排符合当前两岸人员往来的实际情况。今后,国台办将继续与有关主管部门就方便台湾居民来往大陆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在回答有关大陆对台出口天然砂的问题时,杨毅表示,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为两岸有关民间行业组织就大陆砂石对台出口问题进行沟通、协商提供便利,相信只要两岸有关民间行业组织采取灵活、务实、有效的方法,双方完全可以尽快就此达成共识,做出安排。
有记者问:台湾媒体近日报道,台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台湾方面已要求与大陆方面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农产品开放项目和市场限制等问题展开正式协商。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杨毅回答说,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经过两岸有关民间行业组织共同的努力,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取得了可喜进展,有效解决了台湾部分农产品丰产滞销的问题。我们认为,两岸应当共同探讨建构稳定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继续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规范化和稳定化,以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两岸共同繁荣。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会长:让两岸共享农业成果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张勇 姚润丰)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会长于永维28日在此间表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将不断开拓两岸农业交流的新领域,寻求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契机,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让两岸同胞共享农业发展的新成果。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28日在京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总结成立6年来的工作成果,探讨新的工作任务,并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获得连任的于永维在会上讲话时作上述表示。
于永维说,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将按照中央对台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和新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到会致贺。农业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薛亮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有关部门制定并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农民和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二是密切两岸农业界的往来,增强了双方的了解与互信,为构建两岸农业合作长效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四是推动了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吸引台资农业企业参与祖国大陆的农业建设。
薛亮同时指出,当前两岸农业合作尚处于初始阶段,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业高新技术还得不到充分的交流,贸易渠道还不畅通,交流合作的机制滞后等。两岸农业合作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薛亮还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工作提出四点意见,包括:统筹兼顾,拓展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维护两岸农民的利益,继续做好台湾农民的工作;继续加强试验区和创业园的建设,优化两岸农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加强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两岸农业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