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2日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举行的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2006年,相关10省(区)共投入各类扶持资金约6.3亿元,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增收等项目2768个,用于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63万人口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64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共新增或改造基本农田11380亩,新增桑园、茶园、果园面积46659亩,新增经济林面积56355亩,新增或改良人工草场面积34841亩,新增或改扩建道路里程863公里,新增或改扩建教育用房面积25522平方米,新增或改扩建卫生用房面积4841平方米,新增或改扩建文化用房面积9826平方米,当年组织培训13.6万人次,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据介绍,我国专门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规划,并针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提出“四通五有三达标”:要求在2010年实现人口较少民族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安全的卫生饮水、有安居房、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和草场,同时人均粮食的占有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达到国家的扶贫开发纲要和“两基”攻坚计划的要求。
为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对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总投资的规模已经达到10亿元,每年为2亿元;财政部会同国家民委下达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2006年总量达1.62亿元。同时,相关10省(区)也制定了本省(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21个。(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