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出现今年首场区域性强寒潮 专家称喜忧参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4月3日电(记者 杨三军)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4月1日至3日,四川盆地出现了今年以来首场区域性强寒潮天气过程。有关专家称,这对于久旱少雨的四川旱区可谓喜忧参半。

    来自四川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中心的信息显示,这次强寒潮使四川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普遍降了14摄氏度至18摄氏度;部分地方出现了降雨和冰雹、大风,其中,达州、巴中、广安等地的大风冰雹灾害最为明显。

    再看四川当前的旱情:冬干连春旱已成定局。省政府救灾办截至4月2日的统计,全省共有93个县(市、区),107个县(市、区)达到春旱标准,给旱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四川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蒲明说,这次强寒潮带来的降雨对缓解当前旱情有一定作用。根据雨量统计,四川盆地大部降了小雨和零星小雨,其中达州、广安、宜宾三市大部降了中雨,个别地方还下了暴雨。各地抓住这次天气过程,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对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有利。

    然而,这次降雨总体存在雨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大部分地方降雨量不足以形成径流,无法满足旱区水稻栽插用水需求,抗旱形势仍不容乐观。据四川省政府救灾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如无大的降雨,全省将有近1000万亩水稻无法适时栽插。

    强寒潮引发的“倒春寒”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受冬暖影响,今年四川各地农时普遍比常年提前10至25天,往年春节后才开的油菜花,今年春节前就普遍盛开了。一方面,前期干旱造成部分地区农作物植株长势偏弱;另一方面,“倒春寒”对于正在结穗、灌浆的油菜、小麦等作物非常不利,特别是当前正值水稻、玉米等作物秧苗育播期,寒潮易引发冻害。

    另外,强寒潮易引发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达州、巴中等地的大风冰雹灾害,已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据了解,四川省气象台已向全省发布了大风蓝色、强寒潮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预防强寒潮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大春作物秧苗的保温工作,防止遭受低温冷害。

 
 
 相关链接
· 上海市连发大风寒潮警报 降温幅度超过10摄氏度
· 山东发布寒潮警报 沿海潮位超过正常值0.5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