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一线员工安心工作,党支部将居住在基地的员工组织起来成立互助小组,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虚拟之家”,宗旨是“你家有事我来帮”。
和煦的春风中,望着洁白温暖的家,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三队维吾尔族女工巴哈古丽心里暖洋洋的。那是因为去年冬天,她的家在一场意外火灾中烧毁了,是队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捐款捐物,出工出力,帮她建起一个新家。每每说起这件事,巴哈古丽总是激动万分:“党支部真是比我的亲人还亲!”
其实,在新疆油田公司受益党组织细节关爱的,何止是巴哈古丽一家。
新疆油田公司许多基层工作站点,距离基地克拉玛依市数十公里,甚至是几百公里,许多职工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顾不上家。公司党委坚持把注重关心生产一线工人的家庭生活,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除了充分发挥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外,还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围绕单位业绩指标,致力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并把解决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做支部工作的重点来抓,从一人一事的细小工作做起,用真心贴近员工,将工作重心下移。让长期在野外艰苦岗位工作的员工不为家庭琐事拖累。
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员工工作在距基地180公里外的野外。对于他们来讲,孩子上学、照顾父母、住房暖气都是心头牵挂的大事。为了让一线员工安心工作,作业区党支部就将居住在基地的员工组织起来成立互助小组,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虚拟之家”。他们将互助小组成员家庭住址和联络方式制成精巧的联系卡,发到每位生产一线员工手中。一次,哈萨克族工人别克家中的暖气管线爆裂,水淹了屋子。焦急之中,别克的妻子拨通了“虚拟之家”成员、共产党员张磐岩和李军的电话。没过多长时间,他俩就拿着工具赶来了,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修好了暖气管线,还帮助她整理了房间。事后,别克妻子给远在作业区的丈夫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这件事。别克感动地说:“有党支部这座靠山,我们工人什么困难都不用怕!”
“你家有事我来帮”既是“虚拟之家”的口号,也是行动。准东采油厂党支部“虚拟之家”的做法,得到了员工及其亲属们的好评,很快在全油田推广。
采油二厂各党支部确定的员工及其亲属得到荣誉时,要“两必贺”;员工工作变动、家庭闹矛盾、受到处罚时,要“三必访”;员工情绪低落、受到批评、遇到挫折、闹矛盾时要“四必谈”;员工结婚、生病、亲人去世、生活困难、遭遇突发事件时,要“五必到”的“二三四五”做法,使党支部更加贴近员工生活实际开展工作,党支部也就更加充满生气和战斗力,成为一个带领员工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完成生产任务的坚强堡垒。(陆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