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卫生部副部长:民众亚健康也是政府须干预的方面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吴晶、刘奕湛)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6日在做客中国政府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民众亚健康也是政府必须干预的方面,政府有责任帮助民众树立健康生活观。

    王陇德说,健康生活包含几个重要方面:第一,行为。很多病是行为引起的。比如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肝吸虫病”,就是因为人类的粪便污染了水,粪便中的虫卵钻到了螺里,螺繁殖以后再传染给鱼,很多人吃生鱼,这样就得了病;第二,膳食。很多人不知该怎么吃,吃的热量大量超过身体所需。第三,体育锻炼,这对保证人的健康非常重要。目前人群中达到合格锻炼率的不到20%,很多人原来上班骑自行车,现在开车,原来爬楼,现在坐电梯。消耗越来越少,进食热量却越来越多,因而造成超重、肥胖以及很多疾病。

    他强调,现代社会很多病,包括亚健康基本上都是生活行为病,需要每个人依靠卫生知识加以治疗,否则我国600万医务人员累死也达不到好的效果。 “卫生知识宣传是卫生工作应该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以往卫生部门对此重视不够。”他说。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国际卫生安全”,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卫生和安全日益密切的联系,并采取切实措施。

    王陇德指出,民众的亚健康状态也是公共卫生范围,属于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市场在公共卫生领域是有缺陷的、失灵的,因此政府应该对此加大投入。

    据他介绍,我国粪便管理的问题非常严重,目前农村无害化厕所率只有31%。很多地方群众并非没有钱盖无害化厕所,而是缺乏粪便管理的意识,这样很多寄生虫病、传染病的病原体留存在粪便里,四处传播。

    “我们需要把这些知识教给群众,让群众在这些方面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群众健康,我们国家的国民水平才能真正大大提高一步。”王陇德说。

    据他介绍,近几年我国投入了大量改厕资金、建沼气资金。今年仅帮助农民建沼气池就投入2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每户农民建一个沼气池,国家补1000元人民币,帮助他们把无害化厕所建起来,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卫生部已做好流感大流行的应对预案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吴晶 刘奕湛)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6日在做客中国政府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卫生部已做好流感大流行的应对预案和工作准备计划。

    他说,全国已加强监测,提供流感流行的信息,对各地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进行治疗药物、疫苗的储备,应对流感的流行。

    王陇德强调,防治流感需要广大群众的配合,因为流感流行有一个很重要的症候就是同一个家里、同一个单位同时发生的病例比较多。发生类似情况应及时报告,使卫生系统可以及早判断是不是流感,尽快在一定范围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群众、政府和卫生界共同努力控制疾病的流行,是最有力的措施。”他说。

    针对网友的疑问,王陇德介绍说,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是一码事”。流感病毒定位在人的上呼吸道部分,很容易传播,而禽流感定位在人的下呼吸道部分。

    据他介绍,流感病毒变异比较快,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每年筛选不同的毒株,针对性地研发生产制作疫苗,接种给人以后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流感不仅要采用疫苗,还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在流感流行时,人们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减少和病人的接触,注意在人拥挤的环境里戴口罩。

    他强调,民众应关注卫生部发布的预警信息,如果预测今年大流行的话,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应注意接种流感疫苗。

卫生部副部长: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吴晶 刘奕湛)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6日在做客中国政府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我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其中很多是传染病流行和食品卫生问题。

    王陇德说,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条例明确规定:600人以上的学校要设立专职医生,600人以下的学校要设立分管医务的人员或教师。

    “学校卫生工作中,预防传染病流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早发现。”他说。

    王陇德强调,学校是集体生活环境,所以传染病很容易传播。因此,要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传染病的及时报告制度。

    “如果把学校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好,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数量会下降很多。”他说。

卫生部副部长:应改变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状况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刘奕湛 吴晶)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6日在中国政府网回答网友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的提问时表示,歧视来源于无知,希望社会各界能配合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改变歧视状况。

    他同时表示,除了政府做出规定、加强宣传之外,乙肝病毒携带者也需要自强自立。

    王陇德说,作为一个乙肝发病率很高的国家,我国政府的认识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的认识也有了提高。相关部门取消了乙肝患者不允许报考公务员的规定,但是政府取消规定不等于解决全部问题,一些企业单位在录用工作人员时仍存在歧视性的规定。

    王陇德说,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工作、学习是不会被感染的。因此,社会各界应注重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个人权益。

    在谈到对乙肝的控制时,王陇德说,国家做了大量工作,从2002年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全部免费。“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明显下降,这就说明了它的成效。”

卫生部副部长:我国正在修建应对核放射抢救的医疗救助基地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吴晶 刘奕湛)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他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我国正在修建十几所专门应对核放射抢救的医疗救助基地。

    有网友提出:我国周边核安全形势复杂,卫生部门在此形势下为了保证公众的安全有什么措施?

    王陇德说,核能是比较好的能源,但也存在一定危险性,一旦发生问题,应该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相应的预案。核能企业建立的地点应事先经过卫生部门审查,最好在影响最小的地方布局。

    他透露,目前我国正在加大人力、物资储备。对一些核企业实施经常性监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封闭,减少损失。

卫生部副部长:近年来国家对公共卫生投入明显增加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刘奕湛 吴晶)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6日在回答中国政府网网友关于公共卫生投入问题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卫生投入特别是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有了明显增加。

    王陇德说,在血液安全方面,原来血站的条件、技术能力都比较差,从2003年起,国家已投入了22.5亿元,使得全国县乡血站的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说,近年来,国家对于各级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设一共投入140亿元,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对于重点传染病控制,国家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国家对艾滋病控制的投入,从2001年的1亿元涨到8亿多元。结核病控制由原来的4000万元涨到3亿多元等。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规划的免疫疫苗由原来5苗7病增加到15种病,相应增加了流脑、乙脑、出血热等,这当中有一部分是局部的,就是流行区才接种,有一部分是全国范围内的接种。

卫生部副部长:我国从未放松对非典和人禽流感的警惕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 吴晶 刘奕湛)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6日在做客中国政府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很难立刻改变,我国非典和人禽流感病例个案的发生仍有可能,卫生部门从未放松对病例个案发生的警惕。

    王陇德说,非典和人禽流感病例的完全确认存在困难,但这两类病例最早体现的症状就是肺炎。因此我国在报告诊断确认病例的基础上又创建了一个新的系统,要求全国医疗机构必须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制定不明原因肺炎诊断标准和报告程序,报告以后立即采取呼吸道传染控制措施,防止扩散。

    王陇德说,我国这几年对非典的研究已发展到一个新水平。这几年我们在非典原发地不但明察,还经常暗访。从2004年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要派工作组常驻广东,对市场和餐馆里果子狸的销售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对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情况进行调查。

    在人禽流感预防领域,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对每个病例迅速监测,采取控制措施,尽快分离病毒,进行病毒基因序列测定。据介绍,目前我国发现的24例人禽流感病例是从全国报告上来的400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检测出来的。检测使最后确诊提前了十天,减少了传染的可能。

    由于目前尚未发现人禽流感病有人传染人的迹象,王陇德建议民众远离宰杀活禽的摊点,杜绝传染源。

    王陇德指出,由于我国教育、卫生知识宣传还不普及,一些农村群众仍不了解人禽流感预防知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帮助农民群众分离人畜环境。

    他强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群众及早就诊,二是医疗机构及早发现,三是信息报告渠道有效。目前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方面已有进展,不少发达国家的卫生部长和疾病控制中心主任在参观后都说要向中国学习。但是我国在前两项工作中仍然有欠缺,需要改进和完善。

    据介绍,我国要求所有的县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立感染科,同时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全员考试。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教给人民群众疾病预防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世界上最好的疾病控制体系。

 
 
 相关链接
· 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高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