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4月9日电(记者武勇 毛海峰 邓华宁)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被称作“三西”地区。1982年作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扶贫开发实验地,国家每年拿出2亿元对其进行开发式扶贫,计划用10年时间使其彻底告别贫困。但到了1992年,甘肃、宁夏都要求国家继续支持10年,到2002年两省区又请求国家再支持10年,直到现在,“三西”地区仍然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地区。
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我国自1982年对“三西”地区实施开展扶贫以来,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甘肃定西的农民人均收入从1982年的66元提高到2006年的1700多元,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800多元。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三西”地区扶贫难度却是越来越大,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也明显趋缓。
以定西和河西地区所在的甘肃省为例,1994年至2000年扶贫攻坚期间,甘肃省贫困人口每年减少50万人左右,而2001年到2006年,全省每年解决绝对贫困人口不到10万人。
“我家去年种了5亩西瓜,开始因为干旱,瓜长不大,等快熟了又遇到了冰雹,结果只收了1000多元钱,幸亏退耕还林了20多亩地,每年有2000多元的补助和上千斤粮食,要不然都没法活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甘城乡甘城村妇女李廷莲说。
记者前不久到甘城乡采访,甘城乡党委书记杨天明说,因为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宁夏中部干旱地区许多群众吃水十分困难,有些偏远山区的农民拉一吨水要七八十元钱。尽管甘城乡采取了许多抗旱措施以及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当地2463户11818人,人均年收入也不过1400元左右。
甘肃省定西市扶贫办主任文国良说,目前“三西”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仍十分庞大,按2006年全国贫困标准线692元测算,仅甘肃省就有贫困人口7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在定西和河西地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石山区、深山区、高寒阴湿地区、林缘区和极端干旱山区。这部分人口是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靠天吃饭难改变 “隐性贫困”数量大
“‘三西’地区为什么至今还有那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根本原因就是当地农民还没有解决农业生产被动靠天的问题。”宁夏扶贫办主任李文录说。
由于“三西”地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增收渠道单一,再加上灾害频繁,致使许多农民摆脱贫困十分困难。
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三西”地区部分乡村“年年扶贫年年贫”,即使是一些刚脱贫的人也会因灾、因病、因子女上学等原因返贫。目前“三西”地区返贫率比较高,一般年景在10%左右,仅甘肃省每年面临返贫的人口有500余万人。
贫困标准线多年不变,也难以反映当地的贫困状况。定西市扶贫办主任文国良说,假如按兰州牛肉拉面一碗2元钱算,一天三顿饭,692元的贫困标准线连半年牛肉拉面的钱都不够,怎么算解决了温饱?依据定西市扶贫经验看,国家应将贫困标准线提高到1500元左右。现在一些地区贫困的现象、贫困的程度要比人们想像的严重得多。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多年来我国贫困标准线不变且指标过低,“三西”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隐性贫困”人口。这些人从统计数据上看是过了贫困线,实际上还很贫困,但因无法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成了扶贫“盲区”,往往容易大面积返贫。
宁夏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智宏对记者说,我国现在对“隐性贫困”的问题关注还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只追求数字脱贫,这会使一些地区真实的贫困问题被掩盖。
一些地方政府扶贫项目运作不力,也加大了扶贫难度。记者在甘肃省定西市最早几个进行“整村推进”的扶贫点了解到,政府一些扶贫项目运行得很不理想,如通渭县有个村曾建设了300多个蔬菜大棚,但由于市场行情走低和管理不善,现在大棚已被拆掉,扶贫资金打了“水漂”。
“三西”扶贫攻坚需“多管齐下”
国家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苏国霞认为,目前“三西”地区的扶贫已真正到了攻坚的时候。要想彻底解决这个地区的贫困问题,就得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国家还得继续加强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变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基本农田保护、集雨节灌、乡村道路、农电建设、人畜饮水等工作,为贫困地区建立起能够持续发展的稳固基础。
宁夏扶贫办主任李文录说,“三西”地区首先要依据当地自然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产业,用产业来带动贫困农户收入增加。比如每年秋天“三西”地区雨水相对充沛,种植马铃薯就比较适宜,如今甘肃的定西和宁夏的固原市光种植马铃薯就超过了500万亩,马铃薯淀粉加工业正蓬勃发展,年产值达数十亿元。
同时,退耕还林等优惠政策要继续实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村支书王守成说,自从实施退耕还林之后,即使天再旱,老百姓也不用为生活问题担心,因为每亩地能补200斤粮食。如今农民愿意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一旦退耕还林停止粮食补助,农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长期研究西部劳务输出的宁夏外办副主任刘锦旗指出,搞好劳务输出和移民安置工作是“三西”地区扶贫开发的好路子。今后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劳务输出,主动和经济发达地区结对子,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另外,继续多形式、多渠道迁移不具备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拓宽安置区域,加大移民力度。结合小城镇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以带动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