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张淼淼)北京自3月22日开始的高污染车辆和施工机械专项第一阶段联合检查10日结束,657辆违法、超标车辆受到了处罚。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10日说,对高排放车第一阶段专项检查取得了初步成果,其中,怀柔区还创新了思路,针对辖区内农用车较多的特点,开展“送法规、送技术、送服务,做监管对象的贴心人”的“三送一做到”服务,与农民车主签订了665份行驶责任书,用贴心的服务换来了车主的支持,为控制农用车排放污染提供了新经验。
杜少中同时也指出了北京个别区县存在的态度不积极问题,认为检查结果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他说,“像这类‘温柔执法’问题,将成为第二阶段检查的督促重点。”
据介绍,这次由北京市环保局、建委、政管委、农业局、交管局、城市执法局6个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专项检查活动中,共检查各种车辆和施工机械24502台(件),其中,北京市车辆、施工机械12983台(件),排放超标237辆、无环保标识420辆,均受到了处罚;检查进京车辆11519辆,1043辆超标车被当场劝返。
此外,检查组还检查施工工地1000多家,立案调查30多家,暂扣无准运证件运输、带泥行驶、泄漏遗撒运输车辆235辆。
据悉,第一阶段专项检查共出动人员7090多人次,采取入户抽查、昼夜路检方法,运用激光遥测等科技手段,加大了对重点路段、重点单位、施工工地和进京路口的检查,重点检查了大货车、渣土车、农用车以及施工机械等高排放车辆。
第二阶段的检查从10日起开始,重点是黄标车比较集中的公交、邮政、环卫等单位的高排放车辆。检查以入户检查为主,并结合路检路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