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11日电(记者齐海山、王晓明)记者在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吉林省政府决定今年投资9亿元,全部解决120万人饮用高氟、高砷水,30万人饮用苦咸水问题。
吉林省副省长田学仁在11日举行的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上说,按照国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要求和标准,吉林省仍有659.4万人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据了解,长期饮用质量不达标准的水,容易导致多种疾病。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导致骨骼肌腱硬化、关节活动受限、脊柱弯曲畸形,甚至有可能致瘫;长期饮用高砷水,容易出现砷中毒。
正在乾安县鳞字镇腰陶子村施工的井队负责人曹春晖说:“打井队在4月9日开始安装设备,目前已经打井近80米,一周以后将要达到190米,经过管网进户后,当地农民就能喝上干净水了。”乾安县县长刘利称,乾安县在“五一”之前就能全部解决全县112个村屯7.6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田学仁为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立了时间表,要求各地12月31日前实现150万人喝上安全水。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吉林省规划建设各类农村饮水工程9381处,总投资52亿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83.47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从目前的41.1%提高到72.74%,到2020年,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