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一五"中央财政投入百亿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2006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还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妈妈,您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费了。”今年春天,湖南省石门县皂市镇中学初一学生周珏听到新学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课本并补助生活费的好消息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继200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后,今年这一政策惠及全国。

    据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介绍,早在去年年底,湖南就在“省里拿大头”的前提下,根据市、县经济发展状况,分类确定了地方各级财政经费分担责任。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郑年春告诉记者,今春开始,湖北有615万农村孩子受惠于新机制。今年改革所需的21.09亿元资金中,省级承担了7.05亿元,占地方应承担资金总量的90%。春季开学前,所需资金都已经预拨到校。省里还明确要求,新机制资金必须全部用新增财力解决,改革前已经安排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不能减少,坚决杜绝“挤出效应”。

    “今年国家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组专家周洪宇说。

    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的同时,各级政府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孩子读书,不仅没增加经济负担,我还能得到补助!”从湖北利川来福建漳州打工的冉瑞洲日前告诉记者,孩子读小学每学期只需交课本费60元,而工厂对子女正在读书的外来人员和城市低保家庭的补助是200元。

    记者从福建省教育厅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该省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受益学生共4.8万人。据悉,福建今年安排了免除学费新增资金为16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承担1100万元,各地承担500万元;提供教科书新增资金580万元,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由各市、县(区)政府承担。

    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据了解,从今年新学年开始,我国将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

    针对国家出台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说,它是一项示范性举措,具有提倡和引导的意义。全国有200多所师范院校,在部分部属师范大学中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是要起到一个示范性作用,一方面能够有助于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另一方面能够发挥示范作用,在地方财政的支持下,省属师范院校积极跟进,这样就能够实现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马敏告诉记者,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正在制定相应措施: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录取,以招收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接受师范教育;扩大师范生招生比例,尤其是要扩大在中西部地区招生的名额;同时还要加强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改革和完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师范生激励机制;鼓励师范生面向基层就业。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师范生培养与教育硕士培养的衔接机制,为师范生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拓展空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将按照国家教育战略总体布局,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采取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工作。(记者杨忠阳)

 
 
 相关链接
·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