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贵州"村校结合"远程教育模式满足村民和学生需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7日   来源:农民日报

    在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中,贵州省针对75%的站点建在农村中小学的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切实发挥学校站点人力、技术、场地和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工作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了“村校结合”的工作模式,并逐步在全省推开。

    “村校结合”工作模式,其内容主要指农村中小学与乡(镇)党委、村“两委”结合,利用学校站点这个平台,在满足农村中小学教育需要的同时,开展好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远程教育。

    贵州省属西部欠发达省份,制约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因素很多,特别是经费、场地、人员素质等问题尤为突出。为此,经反复论证后,决定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校来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经过近4年的努力,全省共建站点29736个,其中建在农村中小学的站点有22199个。2005年扩大试点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将此项工作在全省全面推开。实施“村校结合”四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站点,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达5000余万人次,农村中小学站点已成为远程教育培训的主阵地。

    为抓好“村校结合”工作,该省积极采取措施,抓好“互动”,实现村校共建共用。采取“5+2”方式,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学习培训的互动。为实现党员干部群众与学生培训的“两不误、双促进”,在站点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他们采取了“5+2”的方式,即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和双休日的两个全天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时间,周一至周五白天为学生学习时间,确保党员干部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理顺村校组织关系,抓好村党支部和学校班子间的互动。首先,他们以村、校领导交叉任职的方式较好落实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解决了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其次,他们通过建立乡(镇)、村、校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实现了村校互动管理。

    通过“小手牵大手”,抓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在学生和家长的互动上,他们采取“小手牵大手”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桥梁作用,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课件和信息传递服务。实践中,各地还探索出了定期发放“学生家长联系卡”等一些好的做法,丰富了“小手牵大手”的内容。通过学生建立起了一条有效的远程教育课件和信息的传送纽带,较好地推动了学生和家长学习上的互动。

    在推进“村校结合”进程中,该省各地还积极对“远教+学校+基地”、“远教+学校+外出务工”等工作模式进行探索,逐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远程教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如锦屏县“村校共建互动”示范点龙池小学,采取“学生+家长”、“党员+干部+困难户”、“科技能人+项目+农户”等形式结对子,与群众共谋致富路。去年,龙池村群众通过远程教育学习西瓜种植技术,创收20余万元。(黔贵)

 
 
 相关链接
· 宁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已经达到100%
· 内蒙古自治区:远程教育成为农牧民致富好帮手
· 贵州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目标任务
· 河北07年将实现远程教育全面覆盖农村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