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17日电 超过10万尾中华鲟将从长江沿线多个城市“回家”。其中2尾长3米,体重分别为350公斤、150公斤的雌性野生中华鲟,将从北京海洋馆专程运回荆州,放流长江。
中华鲟为长江独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号称“水中大熊猫”。据《湖北日报》报道,这次由农业部和国务院三峡办共同主办的“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华鲟放流活动。
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4月22日,荆州主会场将放流中华鲟5万余尾,其中包括2尾在长江宜昌江段受伤后,运送到北京海洋馆疗养2年的雌性野生中华鲟;10尾从厦门运回荆州的人工繁殖子一代中华鲟,体重在50公斤左右,它们出生不久即被送到厦门进行10年的人工培育。这次放流的幼鲟将分别采用PIT芯片标志、DCWT微型数码标志和锚标等,对放流中华鲟幼鲟进行了遗传标记,对2尾野生中华鲟亲体采用声呐和锚标标记进行跟踪。
另从中华鲟研究所获悉,该所计划于当日同时放流6万余尾0.3米以上规格中华鲟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