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将建成亚洲最大"种子银行"保护濒危植物物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4月18日电(记者王敏 李志晖)为保护濒危植物物种而设立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将于8月竣工,计划15年内收集保存1.9万种植物的种质资源,建成亚洲最大的“种子银行”。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在此间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介绍,该所于2004年开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要收集国内濒危的、特有的、有重要科研和经济价值的植物种子。建成后将包括种子库、DNA库、植物离体种质库等。

    李德铢说,“种子银行”第一步计划收集西南地区60%的物种,特别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第二步计划收集保存喜马拉雅山、东南亚地区的物种。争取五年内收集4000种种子,15年内收集1.9万种植物种子。

    据介绍,世界上70%的植物种子可以通过常规方法保存,即在零下2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15%的环境中保存种子,多年后种子仍能发芽。

    据悉,中国目前约有3.1万种植物物种,其中15%-20%的植物濒危。李德铢表示,当务之急是唤起公众对植物的保护意识。由于收集种子的任务量艰巨,李德铢希望有志愿者加入。

全球变暖将造成地球植物大规模灭绝 

    新华社武汉4月18日电(记者丁逸旻 戴劲松)植物园保护国际的专家说,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全球变暖和保护濒危物种,地球上的物种将大规模灭绝,全球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

    西班牙拉斯帕耳马斯岛植物园主任戴维·布兰姆维尔博士说,如果地球气温在未来100年中升高2摄氏度至3摄氏度,地球上约40万种高等植物和10万种尚未被发现和记载的植物将有一半面临灭绝。他说,这个预测是根据有关全球变暖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一些最新发现推论出来的。

    布兰姆维尔博士说,他和英国邱园植物园的科学家共同研究估算,地球上现有约40万种植物物种,这个数字高于科学家目前估算出的30万种至35万种植物物种。

    他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说,对南非、巴西、中非、西非和澳大利亚等6个植物物种丰富的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如果按照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到2050年这些地区将平均有37%的物种消失。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说,许多植物为了适应全球变暖只得向更高纬度和海拔的地区迁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包括植物、蝴蝶、蝙蝠和鼠类在内的几百个物种正向极地方向迁移,最长的迁移距离已达到300公里。

    他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1年颁布的报告预测,21世纪全球气温将上升2摄氏度至6摄氏度,达到比有记载历史上的任何气温都高的峰值。

    “如果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5摄氏度,这一因素与植物保护地被破坏等人为因素叠加在一起,必然会导致地球上的物种大规模灭绝。”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雷文说。他还强调,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植物园保护国际秘书长莎瑞·欧菲德说,人类可能面临第六次植物物种大灭绝。第五次物种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以前,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变暖造成的。她说:“这次的物种灭绝将是由人类的活动导致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污染等,这些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面对全球变暖和可能发生的物种灭绝,我们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植物多样性,避免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 布兰姆维尔博士说。

    他说,全世界的植物园和植物研究所应当联合起来,成立种子库,保存濒危物种的种子和基因。植物园应当继续开展植物迁地保护,并建立全球和地区性的植物数据库。

    他认为,应当设立由联合国支持的植物保护项目,敦促各国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植物资源,防止地球发生“万物凋零”的悲剧。

 
 
 相关链接
· 专家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疾呼刹住"挖兰热"
· 出席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的中外嘉宾陆续抵达武汉
· 植物园保护国际组织将首次在我国设立办公机构
·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