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科学家在长江流域杂交粳稻育种上取得突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记者 李荣)记者18日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获悉,上海农业科学家在长江流域杂交粳稻育种上取得突破。继取得长江流域首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杂交晚粳稻恢复系之后,又育成首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南方杂交晚粳稻组合。目前一系列的强优势组合已成长江流域杂交粳稻“种源”的重要支撑。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所研究人员利用籼粳亚种中间材料为“桥梁亲本”,在晚粳稻品种中导入籼稻恢复基因,成功育成可在长江流域大面积应用的强优势、高结实率、花粉量大的杂交晚粳恢复系。其中“申恢254”是长江流域第一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杂交晚粳恢复系;“申恢1号”的恢复力达到95%以上,是目前恢复力最强的晚粳恢复系之一。

    以强势恢复系为亲本广泛配组,上海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已选育出8个杂交粳稻组合,其中有4个组合已通过省、市级以上的品种审定。“常优1号”是国内首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南方杂交晚粳稻组合。目前这些优势组合已累计推广135万亩以上,累计增产优质稻谷5600多万公斤。以“申恢1号”配组的杂交组合结实率稳定在90%以上,一般亩产在650公斤左右,省工,省成本;对病虫害的抗耐等特性明显;米质较好,达到国家3级米标准以上。

    据上海市农科院人士说,以此次育成的强优势恢复系为亲本培育的杂交组合今后将成为长江流域杂交晚粳稻的“主推品种”,乐观估计可占到长江流域杂交晚粳稻推广面积的六成以上,可促进区域内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相关链接
· 农民用药培训为超级杂交稻增产增效保驾护航
· 我国光身杂交稻研究获重大突破
· 南京农业大学培育出杂交稻新品种
· 湖南将大面积推广超级杂交早稻 面积达200万亩
· 上半年广西省杂交水稻种出口量在全国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