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感受飞速发展的内蒙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3日电(记者李来房、勿日汗)“沙尘少了,高楼多了,道路宽了,生活也好了。”在呼和浩特开了10多年出租车的王利成对记者形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的变化。

    坐车穿行于繁华市区的大街上,记者发现这个被草原和青山包围着的城市竟然也和其他内地城市一样常常堵车。除了街道两旁蒙汉两种文字标识的店铺招牌,偶尔看到的蒙古族特色餐馆和时常听到的蒙古族语对话,这里和中国其他快速发展的城市没有多少区别。

    “这些年人们富裕了,私家车也多了起来。”当记者提到堵车时这位司机回答说。王利成目前年收入2万多元,而10多年前他在内蒙古东部农牧区生活时年收入不足千元。

    记者在内蒙古采访时发现,“变化”几乎处处可见。在呼和浩特市,总投资28亿元的80项城市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在内蒙古自治政府最初的成立地--乌兰浩特,一个全方位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历程的纪念馆已进入布展阶段;“大庆”之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投入百亿元,为民众办十件关系民生的实事……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将迎来建区60周年大庆。成立于1947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400多万,其中蒙古族420多万。这里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和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产业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主力军。

    “我们去年的财政收入达146亿元,跃居内蒙古第一;人均GDP达6600美元,超过东部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内蒙古西部城市--鄂尔多斯市政府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

    这个面积8.7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的城市,位于呼和浩特西南200公里,已探明煤炭储量1200亿吨,正崛起为中国新兴的能源基地。它与相邻的包头、呼和浩特一起构成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经济大发展中的内蒙古草原生态也在逐步改善。曾因过度放牧和开垦农田等因素导致严重的沙漠化形势,经过2000年开始的禁牧和退耕还草,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措施,目前已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

    “目前这里基本上全年禁牧,牲畜圈养,整个鄂尔多斯市的植被覆盖已经由原来的30%提高到现在的75%。”鄂尔多斯市政府的这名官员说。

 
 
 相关链接
· 内蒙古近几年新增耕地46.9万亩 总量达1.06亿亩
· 储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好3个关系
· 内蒙古自治区已建立农村牧区三级蒙中医服务网络
· 内蒙古2010年社区卫生机构均将提供中蒙医药服务
· 内蒙古防火指挥部要求各地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 内蒙古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