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4月23日电(记者刘翔霄)记者23日从山西省卫生部门了解到,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5年来有效控制了职业病危害,但近年来的防治监管发现,从源头减少职业病危害目前仍存在问题。
据介绍,目前主要有三大问题:作业场所缺乏职业病防护措施、工作人员没有配备职业病防护设备以及缺乏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
执法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尽管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已有规定,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主体,其承担依法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责任,但一些小型企业、乡镇企业仍旧未能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能对劳动者的健康进行依法监护。
针对一些企业不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在工作场所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违法行为的存在,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郝光亮表示,今后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的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成为职业病防治重点人群
新华社太原4月23日电(记者刘翔霄)记者从山西省卫生厅了解到,23日启动的山西省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期间,农民工首次被列为重点宣传人群。
据介绍,宣传周期间,山西省卫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将以车站、建筑工地等农民工聚集地为场所,通过发放资料、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工进行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和防治知识的普及。
山西省卫生厅执法监督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受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人群之一。由于大多没有经过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和上岗前体检,加之农民工流动性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职业病对农民工的健康影响较难估计和控制。
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近2亿农民工,多从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职业。另据山西省工会部门调查,近年来农民工已成为职业病新高发群体。除粉尘危害外,水泥制造、化工建材、油漆涂料等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农民工已成为最大的职业病群体。此外,慢性苯中毒、铅中毒等职业病在农民工中的发病趋势已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