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科技会议上,科技部发布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2006—2010)》,将其作为政策引导类计划之一,与星火、火炬计划相并列,将政策引导类计划的覆盖面从农业、工业拓展到社会发展领域。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曹健林,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等出席了会议。
据悉,“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十一五”期间将实施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行动、提升城镇绿色发展行动、促进公众健康科技行动、中医药区域优势发展及基地建设行动、生物遗传资源发展与保护科技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示范行动等七项科技行动。将集成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500项,开展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与示范500项,形成一批可持续发展科技咨询服务机构,提高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与整体水平。
刘燕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将成为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与其他科技计划相配合,全方位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主要有五方面战略重点。一是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油气资源保障、固体矿产资源保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二是突出节能、减排主题,把发展能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循环与再生综合利用、生态修复、全球环境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三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强计划生育与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中医药现代化、生物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科技工作。四是围绕保障公共安全和城镇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科技强警、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技术研究,加强关键技术示范。五是积极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前瞻性战略和政策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他同时要求,“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做到“五个有机结合”。一是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体系建设。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三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前瞻性战略研究、科学方法研究和提升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四是项目、基地、队伍和品牌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网络建设。五是社会发展领域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与政策引导类计划等科技计划有机结合,推进形成相互支撑、资源集成的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体系。
据介绍,“十五”期间,国家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投入达60多亿元,取得科技成果24000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50亿元,建立各类实验示范基地1100多个。“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科技经费的投入方向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将重点加强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工作,把农社领域与工业领域的科技经费由原来的3∶7调整为5∶5,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刘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