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4名农民工当选上海市劳模 成为农民工中杰出代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27日电(记者 冯亦珍)在27日举行的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4名外来农民工首次登上劳模光荣榜。他们是上海400多万进城农民工的杰出代表。

    目前上海的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其中农民工超过400万人。上海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特别强调,进城务工人员是上海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

    农民工进入上海的企业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他们得到企业党政部门和工会同样的关心,有同样的发展提高机会。来自江苏启东的农民工张雄伟,来到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就参加了焊接技术培训,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已能熟练掌握不同材质、不同规格、不同位置的部件焊接方法,多次参与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任务,受到好评。在石化四期、吴淞化工厂、漕泾赛科九十万吨乙烯等工程中,他焊接的不锈钢、镍铬合金等工艺管道的上千只焊口,一次拍片合格率达99%。他是建工集团第一个入党的农民工,先后被评为建工集团优秀党员、优秀操作能手和先进生产者。

    来自江苏睢宁农村的朱雪芹,自1995年进入上海华日服务公司做缝纫工作后,公司两次送她去日本研修,回国后她在公司委担任车间副领班和团支部书记。她积极创新,巧妙地将服务制作的“四功”揉和在一起,协助参与车间管理,把平面制作发展成为符合人体特性的立体制作,将自己发明创造的80精细工艺操作规程和2800秒出成品的分秒法广泛用于服装生产,对稳定产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公司出口的服装被评为上海市名牌。

    江苏籍的农民工沈厚平,在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当一名普通的修车工,他经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从对汽修知识一窍不通,成为能独立排除各种环卫车辆故障的能手,并参加了环卫垃圾车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从劳动型向知识型的转变,他是上海首个参与旁听人代会的农民工,去年底当选为闸北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浙江衢州龙游县的农民工洪刚,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当电焊班长,他以“物量考核”为契机,规范管理,开展质量控制和人才培训。在他带领下,班组人均焊接生产效率,由2004年的7米/小时,提高到2006年的10.6米/小时,等工率下降20%,2006年人均月收入比2004年提高了40%。他所在班组被评为公司“优秀班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他本人先后获“生产标兵”、“质量星级员工”和优秀班组长。

    在27日举行的2004-2006年度的上海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共有796名上海市劳动模范和350个劳模集体班组(车间)受到表彰。

 
 
 相关链接
· 杭州:外地劳模可享受当地劳模同等待遇
· 工人日报时评:劳模应该得到更多的尊崇和关爱
· 纺织劳模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举行 曾培炎发贺信
· 胡锦涛接见唐山抗震救灾模范和新唐山建设劳模
· 陕西省庆祝“五一”劳动节劳模座谈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