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 钱春弦)“从天桥乘917路银狐洞支线,到终点步行就能到。从苹果园出发,乘948路到银狐洞路口下车,步行也能到。”“从西单乘616路到良乡西门下车,转乘河北中巴或917河北线,由河北转乘堂上村中巴。客人多的话,邻村河北老乡是我们的联营户!”“五一”黄金周临近,北京城乡接合部数以百计的农家电话忙碌起来。
黄金周前夕,从京津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中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生意日趋红火。经过多年发展,黄金周正在我国城乡接合部催生一条“黄金带”。全国假日办主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黄金周旅游有效拉动了城市周边经济发展。黄金周期间,大量城市居民离开拥挤、喧嚣的环境,选择到城市郊区休闲度假,直接拉动了城市周边的旅游投资和消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分布在城市郊区、城乡接合部和景区周边的各种“农家乐”。
邵琪伟说,依托毗邻城市的交通便利和区位优势,大批观光农业、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等应运而生,一些现代新村、生态村庄、民俗村寨、古老村镇开发了旅游项目,成为城市周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大量农民通过开旅馆、办餐饮、摆摊点、搞运输等,迅速转变为不离土、不离乡的服务行业从业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湖南、重庆等省市“农家乐”超过数万家,大多数省份也都有数千家。成都三圣花乡发展“农家乐”266家,开发各类旅游景点11处,200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89万人次,旅游收入9729.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306元。北京雾灵山通过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旅游接待10万人次,旅游收入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其中45%来自于旅游业。贵州天龙村屯堡旅游点2006年经营乡村旅游的农户有34家,接待海内外游客41万人次,农民人均收入由发展旅游前的760元提高到27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