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六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推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财政部今年计划安排140亿元资金建设民族地区公路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李江泓 李菲)2007年,财政部计划安排140亿元车购税资金用于五个自治区及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省区一般公路建设,比2006年增长了94%。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将在安排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时,根据不同情况减少或免除其配套资金。

    交通部则决定一方面在投资计划安排上,积极督促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交通建设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另一方面进一步协调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高投资标准。 

    教育部:2006年补助人口较少民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9.8万名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李菲)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教育部从2006年起安排专项资金补助人口较少民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共1229万元,补助学生9.8万名。

    据了解,教育部在2006年共安排五个自治区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中央专项资金22850万元。同时,在启动“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职业院校师资素质提高计划”等五年计划的实施工作中,对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予以倾斜;在国家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专项建设中,对民族地区给予支持。

    目前,教育部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具体办法,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包括民族地区的“普九”债务等。

    财政部去年安排民族艰苦边远地区津贴72.44亿元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李菲 李江泓)2006年,财政部安排民族地区调整工资转移支付421.3亿元,艰苦边远地区津贴72.4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98.3亿元、29.49亿元。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财政部从2000年起对8个民族省区和民族自治州设立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去年起,又将这项优惠政策扩展到这些地区之外的所有民族自治县,增加转移支付5.98亿元。

    财政部还将加大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在标准支出中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支出因素,增加对民族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额,同时在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上,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

    卫生部:将加大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力度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李菲)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卫生部将加大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并将在2008年基本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国家民委副主任杨传堂指出,卫生部将继续推动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业务合作机制建设,尤其发挥县级卫生机构对乡村两极卫生机构在人员培训、技术服务、项目推广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此外,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乡镇卫生院上划到县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研究和完善有关政策的保障措施。着力加大人口较少民族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面解决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村卫生室建设问题。同时,通过对全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缓解农牧民特别是民族地区农牧民就医难问题。

    据了解,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国已有1451个试点县(市、区、旗),其中民族地区试点县(市、区、旗)348个,占全国试点县总数的24%,覆盖人口5956万人。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步伐高于全国总体推进速度。

    人事部:各地民族考生公务员录用比例均超过报考比例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李江泓 李菲)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目前,各地民族考生录用比例均超过报考比例,有的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录用比例已远远超过当地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据了解,人事部各地在少数民族地区考录公务员工作中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已采取四项措施:——专门拿出录用计划和职位招录民族考生。——降低民族考生的报考资格条件。——对民族考生实行加分或降分照顾。——民族考生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笔试和面试。

    据介绍,人事部等部门将加强指导和督促,完善对民族考生予以照顾的办法和措施,组织各地进行交流学习,对地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对执行民族政策不力的地方进行监督检查,予以通报批评。同时要求各地对目前招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解决办法。

    民政部:五自治区人均月补助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6元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李菲)2006年,民政部对于民族自治地方低保资金补助给予适当倾斜,补助五个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65亿元,占全国总数的12.4%,五个自治区人均月补助水平为87.6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6元。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民政部将积极推动和指导民族地区实现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向农村低保制度过渡。

    据了解,2006年1月,内蒙古已全面推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疆、西藏在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同时,积极组织农村低保试点,准备向低保制度过渡。

    截至2006年底,五个自治区共有低保对象86.4万人,特困户救助对象100.8万人。民政部将加快制定农村低保政策,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已建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未建立的尽快建立。

    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加大中央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李菲 李江泓)2007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加大中央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投入。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悉,2007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全力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更加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将尚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贫困村全部纳入工作范围。

    此外,将着力解决集中连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延伸地区、西南石山少数民族地区、新疆的南疆地区和138个边境县等。

    据了解,目前已就四川阿坝州大骨节病高发区、新疆阿合奇县边境扶贫和云南“直过区”的综合治理提出方案,阿坝州和阿合奇县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使这些地区在2年至3年内面貌有一个明显变化。

    据介绍,国务院扶贫办在2006年解决扶贫开发问题的四项措施分别是:

    ——继续加大中央扶贫资金支持力度,向民族地区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1.5亿元,比上年增加3.1亿元。

    ——促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民族地区有6073个重点扶贫村完成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提出的任务。

    ——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工作,完成40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比上年增加5万人,其中90%以上实现非农就业。对民族地区认定的68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给予支持。

    ——集中解决云南镇沅苦聪人的贫困问题,安排了5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3000人异地搬迁。

 
 
 相关链接
· 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60年:伟大创举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