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劳动着是美好的":下岗再就业群众眼中的劳动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5月1日电(记者 邹兰)“我17岁进工厂,每到‘五一’节,就感到骄傲——这是我们的节日!经历过下岗的失落,现在的感触就更不一样:我真的很为自己没有因下岗而沉沦,感到自豪。”

    说这话的是52岁的陈淑萍。2003年6月,已在一家工厂工作了31年的她下岗了。当时,孩子准备上大学要支付学费,90多岁的老父亲也需要关照,家庭的重担和失落让她一度觉得自己成了没用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陈淑萍参加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免费创业培训班。

    “培训课一结束我就打定主意开一个家政服务社。这个行业没什么大投入,又需要热心、耐心、踏实的劳动,很适合我干。”陈淑萍说,2003年11月,她的“助万家温馨”服务社就开张了。

    服务社开在天津南开区,陈淑萍家住在河北区,光乘公交车每天少说得2个小时。“毕竟也是50多岁的人了,有时候一天下来真是累。”陈淑萍说,今年正月十六那天,路堵得厉害,上下班她坐了近6个小时的公交车。

    靠着周到、细致的服务,“助万家温馨”服务社已小有名气。在这里登记、工作的下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超过900人,长期客户达到600多户。

    作为传统工商业城市,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天津下岗职工一度多达几十万人。陈淑萍只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让尽可能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重享劳动的快乐,一直是天津有关政府部门努力的方向。目前天津绝大部分下岗人员都像陈淑萍一样,重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天津市劳动保障局统计,截至2007年初,天津累计发展了2038家劳服企业,1146家服务、商贸企业,64家再就业基地,在公安、环卫等九大行业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万个,成功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5万人。

    吕学东就是这样走上新岗位的。作为“4050”人员,她被安置做了辅警,负责为外来人口办理暂住证等工作。因为要参加居委会的走访工作,5月1日一早,她就出了家门。她说:“工作让我感觉到踏实,这个劳动节是个美好的日子。” 

 
 
 相关链接
·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人民日报社论 工人日报社论
·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 湖南省隆重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劳动模范受表彰
· 西安市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模范座谈会
· 福建隆重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
· 吉林省暨长春市召开大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