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长假与民生:中国长假关注民生细节体现和谐理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5月2日电(记者张泽伟 张涛)中国第20个黄金周如约而至。在天津一外企工作的王洁,并没有像她的大多数同事一样外出旅游,而希望“慵懒”地在家度过7天长假。

    但当王洁看完电视剧准备做午饭时,发现自来水龙头出现故障,随即拨打热线电话“12319”,工作人员在20分钟后来到她家,排除了自来水设施故障。

    从2000年“十一”开始,中国实行7天长假制度,即每年的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均休假7天。

    “要是在以往的长假期间,很多类似的民生问题往往求助无门,因为很多政府服务部门也‘休假’了。”王洁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长假制度正在逐步转型,“和谐长假”理念应运而生,人们更加注重长假的休闲本质和精神内涵,政府也更关注民生细节,延伸长假服务。

    “12319”是包括天津市在内的许多中国城市政府建设部门推出的服务热线,市民如果遇到供水、供气等问题,或者需要查询公交、地铁服务等,只需拨打这个电话就可及时获得相应服务。

    在王洁看来,“12319”既是服务热线,更是民心热线,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民生细节的重视。

    事实上,不仅是城建部门,中国各地区的其他公共服务部门如医院、银行、邮政、供电等,正在改变过去那种放长假、减少服务窗口、弱化服务职能的做法,许多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记者注意到,各家银行的服务窗口均有工作人员服务,不再像以往长假只开放一个窗口,让客户排着长队等候。医院也不只是收救急诊病人,其他科室也安排了医生值班。邮政大厅人流不息,以往人们“吃闭门羹”的情况没再发生。

    统计显示,中国在前19个长假里,有超过16亿人次出游,实现旅游收入6704亿元。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阎金明说,中国最初设立长假的目的,就是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经济。因此,政府部门在长假中的工作重心在经济方面,着力解决庞大游客的交通出行问题和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问题。而长假中的民生细节较少顾及。

    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张希钦表示,经过7年来的实践,全国假日办运行已经实现了从“被动应急”到“主动调控”的转变。公安、卫生、工商、质检部门形成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对突发安全事故的防范和紧急处置。

    中国政府也要求公共服务部门的职能不能因为长假而弱化,不要出现发生问题或群众有事时找不到人的情况。尤其是医疗、供水、供电、通信、供气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更应关注民生细节,在长假中保持应有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中国长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衡量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是否到位的一把尺子。”阎金明说:“随着更多关注民生细节的举措出台,中国的长假将更加和谐。”

 
 
 相关链接
· 从假日经济到社会福利 我国长假制度正实现4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