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护士节:记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急诊科护理小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生命在这里延续——记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急诊科护理小组

    新华社深圳5月11日电(李国良 江峰)“泥岗路发生一起车祸……”5月11日上午,接到深圳市120紧急呼叫,急诊科医护人员火速赶往事故现场。伤者出现休克,生命垂危,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止血、输氧、心肺复苏……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参与此次紧急救护的就是被誉为“特区医疗先锋队”的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急诊科护理小组。

    急诊科护理小组牢记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在危难时刻勇当先锋,创造了无数次医疗救护的奇迹。

    在1993年深圳发生的一次大爆炸中,急诊科护理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再次发生爆炸的巨大危险,穿梭在浓烟烈火之中,全力抢救受伤群众;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急诊科护理小组无一人退缩,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险,接待发热病人1.5万多人次。近5年来,急诊科护理小组先后参加过百余次重大医疗救护任务,参与急诊11万多人次,挽救了3300多名危重病人的生命。

    急诊科护理人员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每一次与死神的较量中,永不言败!

    去年4月11日,一名12岁的小学生放学后在清水河小坑水库边玩耍,不慎溺水窒息,被救上岸后紧急送往边防总队医院急诊科。当时,正在值班的医生李杰和护士陈进翠、倪若奕立即投入抢救,但孩子因溺水时间较长,脉搏极度微弱,不少人认为生的希望不大。但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治疗,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双脚几乎迈入“鬼门关”的这名小学生给拉了回来。

    2002年,深圳梅林关外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多名群众被埋。险情就是命令,急诊科医护人员火速赶赴事发现场,由于抢救及时,一名失血过多、已昏迷休克的受伤群众,最终度过了危险期。

    急诊科护理人员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在细微之处体现人文的关怀和尊重。

    2月17日,急诊科120接回一名严重骨髓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伤口恶臭要戴20余层的口罩才能接近。护士长薄巍巍带领大家给病人清洗、换药,脓血臭气熏得她们差点呕吐。病人痊愈出院时紧紧握着薄巍巍的手激动地说:“是你们的精心护理救了我这条腿!”

    急诊科护理人员坚持仁心仁爱的高尚医德,对困难群体倾注更多的爱。今年2月10日,医院120急救车接回一名病重晕倒的打工青年叶某,经检查,他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他身上当时仅有11元钱。救人要紧,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紧急救治。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叶某的病情迅速好转,他感激万分地说:“是部队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为了病人,急诊科护理人员无数次奋战在急救第一线,默默无闻地奉献青春和汗水。她们没有一人能数得清有多少次因急救任务在深夜被从梦中唤醒,多少次通宵达旦地在危重病人的病床边度过漫漫长夜;没有一个节假日是连着休完的,有的几年没有休过假,甚至是连续几个月没有正常下过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急诊科连续4年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护理小组先后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多次被深圳市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自2000年以来,护理小组连续6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护理小组”,先后有20多人次被评为“优秀护士”。 

 
 
 相关链接
· 5月12日护士节:全国护士142.6万 高强致慰问信
· 国际护士节:护士请亲人扮患者 体验和谐护患关系
· 卫生部:至2006年底共有护士142.6万|护士节专题
· 卫生部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国际护士节”宣传